• 中國丹麥合拍片《烽火芳菲》上映:人性中的愛能消除文化差異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3





      對于剛剛過完65歲生日的丹麥導演比利·奧古斯特來說,日前上映的戰爭愛情片《烽火芳菲》無疑是最好的生日禮物。這部中國和丹麥合拍片由劉亦菲、埃米爾·赫斯基、嚴屹寬主演,講述了一位中國農村婦女與美國飛虎隊隊員之間跨越國界的愛情故事。
      比利·奧古斯特曾經兩獲戛納金棕櫚大獎,還獲得過奧斯卡和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其作品風格大氣沉穩,擅長刻畫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于細微處蘊含動人力量。
     
      《烽火芳菲》的靈感源于“二戰”期間的真實歷史事件。當年,56名前往轟炸東京的美國飛行員因燃料不足在中國迫降,中國軍民成功搭救了他們,卻在日軍隨后的報復中不幸遇難。這段歷史深深震撼了奧古斯特,決意將這件原本鮮為人知的歷史搬上銀幕。
     
      “我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說明,雖然我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文化,但人性中關于愛的東西是相通的,愛能幫我們消除差異,建立心靈的連結。”奧古斯特說,真實事件里本沒有愛情元素,但他想讓故事更加私人化,便虛構了中國女性與美國軍人這樣一對極富戲劇沖突感的情感關系。
     
      劉亦菲這回來了一次大顛覆,在片中飾演帶著女兒守寡的農村婦女英子。在劉亦菲看來,英子是一個特別樸實無華的女性,話非常少,但她是一個象征,代表中國人人性深處最本真的大愛。
     
      在拍攝過程中,奧古斯特一直稱呼劉亦菲的小名“茜茜”,他幫助劉亦菲在實拍前了解、走進角色,研究每場戲英子的心理狀態。因此,當劉亦菲到達片場時,已經做好充分準備。“這時我們之間已經不用說很多話了,只要先排練幾遍,就可以實拍。如果感覺對,我不會過多干擾她,如果需要調整,我會再跟她溝通。”對于這次拍攝,奧古斯特非常滿意,他表示這是他“職業生涯中最重要、最美麗的一次拍攝”。
     
      作為一位不會說漢語、此前對中國了解甚少的外國導演,比利·奧古斯特坦言,他一開始也擔心自己能否駕馭好這一陌生題材。為此,他和來自南非的編劇多次來中國體驗生活,還閱讀了大量有關“二戰”歷史、中國農村狀況的書籍、論文,找歷史學家、民俗學家提前了解文化背景。片中有一幕英子紡絲線的場景讓許多觀眾感到驚艷,這一設計便是奧古斯特的主意。他希望將英子的獨立與勤勞視覺化,得知當時農村婦女日常會從事紡織這一背景知識后,便將這一場景加入了電影。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合拍片的關鍵在于建立文化的共識

      電影已經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有數據顯示,過去的七年中,中國的票房總額實現了長足的發展,增幅達到了663%,這是一個驚人的增長。在中國電影快速成長的過程中,中外電影合拍合作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017-04-19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