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總規模為803.2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14.55%,延續了近年來的增長勢頭。1月10日,由中國出版協會和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主辦,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閱讀X”論壇在北京舉行。在論壇上,發布的《2017年中國圖書零售市場報告》總結了2017年中國圖書市場的表現。
報告顯示,線上渠道依然是圖書零售市場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實現增長25.82%。其中第三方平臺是網上書店中規模最大的部分,也是增長相對較快的部分。同時,在全國大力發展實體書店促進全民閱讀的氛圍下,實體書店也走出了負增長態勢,實現了2.33%的同比增長。
2016年圖書線上銷售渠道實現了超過30%的增長,但這個數據在2017年有所回落。2016年,圖書線上銷售規模第一次超過實體書店。2017年,這一差距進一步擴大,線上渠道整體銷售碼洋達到459億元,實體書店則為344.2億元,線上渠道比實體書店的銷售碼洋多了100多億元。
2017年度最暢銷的非虛構圖書為《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于2017年8月上市,在很短時間內就成為了2017年最暢銷的非虛構圖書。排在非虛構榜單亞軍和季軍的圖書分別是《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和《我們仨》,均已暢銷多年。虛構類暢銷書榜單中,《解憂雜貨店》仍然蟬聯榜首。這本書在2014年上市,上市當年并未進入虛構暢銷榜Top50,但在2015年后越來越受到讀者的認可。《窗邊的小豆豆》是十年來最暢銷的少兒類圖書,也當仁不讓地成為2017年年度少兒榜的冠軍。
新書欠缺則是2017年圖書零售的一大特點。在2017年的三大榜Top10中(虛構、非虛構、少兒),當年上市的新書僅有5種,分別是《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我不》《人民的名義》《未來簡史》《笑貓日記-櫻花巷的秘密》,為20年來新書上榜品種最少的一年。即使在這5本上榜新書當中,《笑貓日記-櫻花巷的秘密》《我不》《未來簡史》等也只是暢銷系列或暢銷書作家的新作或者續作,并不屬于完全意義上的“新書”。
相比之下,在上市三年以上的圖書中,有19種進入到了2017年的三大榜Top10,為歷年來最多的一年。
在發布2017年年度暢銷書的同時,開卷也發布了2017年最具市場影響力作家。楊紅櫻成為2017年圖書銷量最高的作家,銷量占有率為1.01%。東野圭吾是2017年虛構類圖書銷量最高的作家,在年度虛構類暢銷書榜單Top5中,有3種都是他的作品。非虛構類年度作者桂冠被大冰摘得,雖然他僅有5部作品出版,但每一本都是圖書市場中絕對的暢銷書。(曲曉麗)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