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產業要借助“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實現偉大復興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3-12





      中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元大關,“現象級”影片《戰狼2》口碑票房“雙豐收”;中國出版加快“走出去”步伐,面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國家寶藏》《中國詩詞大會》等熱播,優秀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近年來,我國文藝創作精益求精,文化產業蓬勃發展,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zhanlang
    (圖片來自網絡)
      精品佳作頻現影視市場日益繁榮
     
      2017年,電影票房559億元;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電視劇生產量連年穩居世界第一,去年達到310部、1.3萬集……這些數據生動印證著我國文化市場的日益繁榮。
     
      憑借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2017年夏天上映的影片《戰狼2》成為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引起國內外評論界關注。這部“現象級”影片的出現,標識著中國電影新力量的不斷成長壯大。
     
      2017年,電視熒幕也同樣精彩紛呈,《我的前半生》《白鹿原》《風箏》等多部電視劇熱播。其中,改編自鐵血網旗下網絡文學平臺作品、講述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動人故事,諜戰劇《風箏》播出后收獲了觀眾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作為國內軍事文學領域最大的網絡文學平臺,鐵血網旗下的鐵血讀書涌現出一批優秀的文學作品,多部被改編為家喻戶曉的影視作品。
     
      鐵血網是我國文化市場轉型升級、文化新業態有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各地和有關部門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構建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努力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9195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統計,截至2018年2月底,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數量為341.81萬戶,其中,廣播電視電影服務企業數量增速為41.0%,在各行業企業增速中位居前列。
    dakangshuji
    (圖片來自網絡)
      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出版“走出去”步伐加快
     
      作家周梅森創作的反腐題材小說《人民的名義》去年出版以來,得到了業界與讀者的廣泛認同。據統計,這本書累計發行超150萬冊;海外版權已累計輸出12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近年來中國出版“走出去”的代表作。
     
      2017年第24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來自89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家展商,展開廣泛交流合作,達成中外版權貿易協議5262項。一大批優秀的中國圖書吸引了國外出版方的關注:新世界出版社的《中國關鍵詞:“一帶一路”篇》實現8個語種的海外版權輸出;賈平凹的小說《高興》英文版紙質書和電子書由亞馬遜同步發行。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數字顯示,截至2017年,我國出版企業在海外設立各類分支機構400多家,與70多個國家的500多家出版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走出去”海外布局初具規模。越來越多國內出版單位與海外出版機構共同策劃選題、翻譯出版、開發市場,立體化“走出去”模式初步形成。
     
      人民天舟(北京)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屠呦呦傳》(阿語版)、《裝在口袋里的爸爸》(法語版)、《中國傳統節日》(阿語版)等40余種外文圖書,還多次亮相卡薩布蘭卡書展、阿布扎比書展、新西蘭讀書文化節等國際性和地區性書展,舉辦了一系列推廣活動,有效推動我國優秀出版物在海外的出版與銷售。
     
      此外,隨著《鬼吹燈》《錦衣夜行》《全職高手》等多部網絡文學出海,數字閱讀核心企業紛紛布局海外市場,助力中國出版“走出去”,進一步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ruguoguobaohuishuohua
    (圖片來自網絡)
      借力現代表達傳統文化煥發新生機
     
      2018年伊始,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首播后,迅速走紅各大視頻網站。每集5分鐘,形象易懂的表達方式、充滿人文情懷的解說詞,讓靜默的文物“唱”出了響亮的中國好聲音。
     
      近年來,像這樣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電視節目并不鮮見——《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國詩詞大會》等電視綜藝、紀錄片不斷取得口碑與收視“雙豐收”。
     
      借力先進技術,創新傳播方式,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逐漸融入人民生產生活,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將巾幗英雄冼夫人的蕩氣回腸、鹿回頭的美麗傳說等濃縮于60分鐘內,用先進的聲光電手段和舞臺機械等打破藝術門類界限……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三亞千古情》演出,如今已成為三亞旅游的一項特色體驗項目。目前,宋城演藝在全國推出了《宋城千古情》《三亞千古情》《麗江千古情》等“千古情”系列演出,為觀眾帶來了別樣的文化體驗。
     
      采用3D技術等比例復制的云岡石窟3號窟去年底在青島亮相,這是青島出版集團完成《云岡石窟全集》首次紙質出版后,聯合云岡石窟研究院和多家高校等探索以VR、3D打印等先進技術形式復制而成,今年還將走進日本舉辦相關展覽活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創新生產經營機制,完善文化經濟政策,培育新型文化業態。為此,文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將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加強文化市場培育監管,通過進一步完善財政金融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著力推動特色文化產業發展等,推動文化產業轉型提質增效。(王思北)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成國際手機動漫規則制定者

      3月16日,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發布手機(移動終端)動漫國際標準(標準號T 621)。該標準由中國自主原創、主導制定,是中國文化領域的首個國際技術標準。這是文化領域中國科技、中國標準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
      2017-03-24
    • 網絡文學出海 會成為中國的“新文化現象”嗎?

      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大大降低了數字閱讀的門檻。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經過20多年積累沉淀,產生了一批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家和一系列高質量網絡文學作品。借助海外翻譯的二次傳播,中國網絡文學在全球文創領域里異軍突起,成為一種值得...
      2017-03-28
    • 2011年至2016年:中國文物出境展覽累計293個

      “2011年至2016年,中國文物出境展覽累計293個,文物入境展覽累計116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27日在京表示,文物進出境展覽日益受到國家元首的高度重視和普通民眾的廣泛關注,成為豐富文化外交、推動文化對話的“重頭戲”。
      2017-04-06
    • 中國文化貿易與文化雙創大會5月舉行

      為了激發全民創新創業熱情,推動全社會文化創新創業高潮;以構建文化產業全產業鏈為思路,打造文化生態體系。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將于5月9-11日舉辦中國文化貿易與文化雙創大會。
      2017-04-10

    熱點視頻

    女學生2萬元學費被偷 公交車司機乘客聯手追回 女學生2萬元學費被偷 公交車司機乘客聯手追回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