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生意場,究竟能“賺”多少?
隨著比賽的深入,本屆世界杯已經提前進入“歐洲杯”時間,但賽場外對世界杯的熱度和關注度并沒有減弱。媒體報道,本屆俄羅斯世界杯期間,國際足聯的總收入預計達到80億美元,主要來自電視轉播、市場營銷、賽事門票和授權商品四個方面,而2026年世界杯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國聯合舉辦,總收入預計將達140億美元。
世界杯四分之一決賽正酣,球迷、旅游、餐飲、消費熱度持續,體壇盛宴—世界杯經濟圈的蛋糕有多大?世界杯生意經誰賺了錢?7月7日晚,《央視財經評論》邀請到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以及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
主辦國能“賺”到多少?
馬宇:提振俄羅斯經濟增強國民信心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對于一些發展經濟體來說,整個基礎設施還不算太完善,這個時候需要大型賽事推動,一個多月的旅游帶動,對其他方面的關聯效更強一些的。對于俄羅斯來說,處在現在這樣一個發展階段,對經濟的提振和公民信心的增強是最重要的。
王冠:提升俄軟實力無法計量的價值更可貴
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俄羅斯更看重本屆世界杯對軟實力的提升,這種無法計量的價值是更可貴的。俄羅斯全民對世界杯是非常支持和期待的。莫斯科有很多球迷很希望能夠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去拉近距離,這實際上也是普京總統非常看重的,利用全世界最有流量的世界杯來提升俄羅斯的形象,增加認同感和軟實力。
中國制造“賺”到多少?
馬宇:世界杯中國元素無處不在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中國企業要打開國際市場,在這個里面做營銷就是很好的一個機會。比如,海信從上一屆世界杯到現在,國際市場進展非常好,在國內也有一定的基礎。現在要走向國際并有自己的品牌,肯定是要在最高端的賽事上出現你的品牌,所以海信電視在國際市場的銷售增長率非常高。此外,在世界杯的賽場上用中文廣告,實際上也說明產品的市場幾乎100%是在國內的,它帶來的影響可能就會稍微差一些。
王冠:中國企業花式營銷體現消費轉型
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還有一個關鍵詞就是花式營銷,中國企業的花式營銷這次特別體現在消費轉型上。比如,一家賣廚具的企業,從開賽截止到7月3日法國獲勝,從線上到線下,整個該企業的品牌營銷估算不過7900萬人民幣,但這實際上是非常撬動社交媒體的點。法國隊昨天進了四強,這個營銷點就變得很有懸念,這種花式營銷體現在我們的消費轉型上。
國際賽事經驗讓大家“賺”到多少?
馬宇:市場化運作機制是打造品牌賽事的基礎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馬宇:世界杯在國際體育賽事里面價值是前三位的,其他一些國家級別的賽事IP,包括英超,包括美國NBA,市場價值都非常高。
所有的賽事都是市場運作,遵從市場化規律,用市場化的機制來打造品牌賽事,這個可能是我們下一步要做的。方向讓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管辦分離讓它市場化運作,這樣才能讓中國的中超成為像英超、像美西甲這樣的一些品牌賽事。
轉自:央視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