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創產品讓文物“活”起來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3





      今年“雙11”,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敦煌研究院、頤和園、陜西歷史博物館等國內著名博物館都參與了天貓“雙11”活動,并首發百余款文創新品。由于這些文創產品很多都是基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開發而成,銷售異常火爆。


      國家博物館重點推出的首款《國博日歷》在“雙11”到來之際開啟預售。《國博日歷》十二個月份按年代依次設定十二個主題,從石器時代至清代呈現不同的生活面貌和風土人情。《國博日歷》精選了365件經典館藏文物,精心設計在一年的每一個日期里。通過這樣的一頁頁日歷,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是歷史歲月的更替,還有文物的歷史感知。


      從國家博物館旗艦店銷量榜上看,人們喜歡購買是那些“接地氣”、生活味十足的文創產品,比如書簽、鑰匙扣、購物包等,這些都是眾多網友必買的單品。


      眾所周知,當代博物館的重要功能是以歷史、文化教育為目的,圍繞鮮明的文化主題,通過不同的展覽方式和文化創意產品,向大眾介紹知識、解讀歷史、傳播文化和文明,并激發大眾的美感體驗。


      無論是《國博日歷》,還是故宮博物院千里江山圖帆布包等系列產品,抑或蘇州博物館推出的由《延禧攻略》道具提供方原班人馬打造的緙絲團扇……這些曾經只能在博物館展臺上看到的歷史文物,如今已生動地走進了人們生活,它們正是在用一種文化的方式講述著人類的歷史和遠古的生活。


      這些文創產品使公眾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激起探尋歷史、研究歷史人物生活乃至其細節的愿望,這種創意文化形式激活了歷史的沉淀,使過去的人物和生活“活”起來,使文物、歷史富有了生命力和使用的價值。


      文創產品重在創意,通過各種形式的文創作品為當代人提供心理慰藉和歷史想象。今年,眾多博物館在“雙11”推出文創產品,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豐富了歷史的文化回憶,成為我們回味歷史、回歸傳統的一種方式。(杜浩)


      轉自:中國旅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文物“十三五”規劃出臺 打造50個博物館文創產品品牌

        《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正式發布實施,這是全面推進我國文物事業發展的一件大事。  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文物合理利用越來越...
      2017-03-21
    • 國家文物局:要有效遏制一般不可移動文物快速消失的趨勢

      記者獲悉,日前,國家文物局印發《關于加強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是我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的基礎組成部分,與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共同...
      2017-03-27
    • 2011年至2016年:中國文物出境展覽累計293個

      “2011年至2016年,中國文物出境展覽累計293個,文物入境展覽累計116個。”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27日在京表示,文物進出境展覽日益受到國家元首的高度重視和普通民眾的廣泛關注,成為豐富文化外交、推動文化對話的“重頭戲”。
      2017-04-06
    •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發布 全國文物大數據體系基本建成

      2017年4月7日,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本次普查全國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 套。其中完成登錄備案的國有可移動文物2661萬件 套(實際數量6407萬件),納入普查統計的各級檔案機構的紙質歷史檔案8154萬卷 件。
      2017-04-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