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消費紅似火 文化新業態發展勢頭強勁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8-07






      如今,文創產品正在成為很多地方提升城市形象、吸引中外游人的重要招牌。圖為在云南麗江古城,游客在挑選東巴紙文創產品。 新華社記者 秦 晴攝

      今年上半年,全國文化產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

      7月3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營業收入4055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9%。

      在行業類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9個行業中,有8個行業的營業收入實現增長,新聞信息服務、創意設計服務、文化投資運營3個行業增速超過10%。具體來看,新聞信息服務營業收入299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1%;創意設計服務5424億元,增長12.4%;文化投資運營198億元,增長10.2%。

      在產業類型上,文化服務業營業收入16606億元,增長13.0%,增速最快。文化制造業營業收入1701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4%。文化批發和零售業6934億元,增長5.5%。

      在區域上,東部地區營業收入3058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占全國75.4%。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分別為5771億元、3806億元和389億元。其中,中部增長10.2%、西部增長15.6%。

      數據之外,快速增長的文化產業在人們的日常文化消費中有切實體現。

      火爆的電影市場就是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從年初截至7月25日,國內院線票房突破350億元,總觀影人次達9.19億,上映電影共252部。僅7月份票房過5億的影片就有4部,備受關注的國產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臨》票房更是突破10億。

      再如,故宮文創產品再次走紅展現了文化新業態的生機。據了解,故宮博物館的文創產品達到9000余種,每年為故宮帶來的收入可達10億元左右。故宮口紅、故宮日歷等產品頻頻受到年輕人追捧,成為熱銷網絡的“網紅產品”。

      與此同時,原本小眾的“二次元”文化創造了巨大經濟價值。今年在上海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吸引了350余家海內外企業參展,中外參觀者多達24.1萬人次,現場交易額逾2.57億元,創歷屆新高。

      國家統計局社科文司高級統計師殷國俊認為,上半年文化產業結構繼續優化,文化新業態發展勢頭強勁。(衛琳聰)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文化消費整體規模持續擴大 新型業態不斷涌現

      從今年7月持續到11月的第五屆北京文化消費季剛剛結束,2017首屆文化消費研討交流會便在北京接續召開。來自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廣東、甘肅等地的22個城市代表,就擴大文化消費、拉動文化消費市場等展開交流討論。人們期待...
      2017-11-24
    • 2017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消費指數發布

       1月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科技園和文化產業研究院承辦的“2017中國文化產業系列指數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此次會議發布了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2017)和中國文化消費指數(2017)。
      2018-02-02
    • 活力釋放市場下沉 文化消費成鄉村振興重要抓手

      隨著互聯網和數字技術的普及,2018年,中國已擁有6 75億網絡新聞用戶、6 12億網絡視頻用戶、5 76億網絡音樂用戶及4 32億網絡文學用戶,在整體網民中占比均過半。
      2019-05-28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