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天橋7條胡同打造老北京建筑“活態博物館”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5-10





          拆除區域內違建用傳統方式恢復原貌 天橋7條胡同打造老北京建筑“活態博物館”

      在西城區天橋街道東北部有7條緊鄰南中軸的胡同——校尉營胡同、九灣胡同、鷂兒胡同、留學路胡同、趙錐子胡同、儲子營胡同和鋪陳市胡同,名字就蘊含了滿滿的北京味。天橋街道昨天在該區域內開拆違建,隨后,這7條胡同將作為天橋文化探訪路徑,打造老北京建筑“活態博物館”。

      想要在大片平房區里再現南中軸景觀風貌并非易事。一處處違建就像釘子,釘在天橋平房區的邊邊角角。昨天開拆的1800平方米樓頂違建就是其中之一。記者來到祿長街頭條2號速8酒店樓頂,看到加蓋層都是一間間酒店客房,多名施工人員正在拆除。違建位于樓體的五六層,拆除中不但要搭建防護結構,避免周邊幾米距離的居民院落和房子遭到破壞,還要同時拆掉電梯和電梯井、兩處大型煙道、一處手機信號源等設施,逐層斷水斷電,確保其他樓層能正常使用和經營,預計拆除時間約兩個月。

      天橋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兵介紹,今年街道拆違臺賬為7000平方米,將于10月前完成,騰出區域將用于留白增綠,打造體育設施、居民健身場所和街心籃球場。更重要的是,拆違區域將成為天橋街道責任規劃師的作業空間。

      眼下,規劃師已進駐胡同,與居民聊天、商量,目的就是通過“最小干預”的方法對7條胡同進行改造和修繕。“貼磚、抹灰等工藝對老建筑其實是一種破壞,在修繕過程中不會使用。我們將聘請有資質的古建修繕隊伍,采用磨磚對縫等傳統方式恢復原有建筑的風貌。”李兵說。

      不僅如此,在修繕用磚方面,不用機器生產的“藍機磚”,選擇純手工制作的“亭泥磚”,力求最大程度恢復老天橋各類民居樣貌。區域內名人故居等建筑將重點打造,比如曾經關押過“燕子李三”的大院,將會重現曾經的“監獄”形態。

      李兵表示,目前校尉營胡同、九灣胡同、鷂兒胡同的拆違已接近尾聲,只剩下鷂兒胡同的3處違建,待拆違完成后修繕立即啟動。今年底修繕完成之后,曾經“湮沒”在大雜院里的明清、民國時期的老建筑將重新亮相。

      此外,留學路胡同、趙錐子胡同、儲子營胡同、鋪陳市胡同4條緊鄰南中軸線的胡同街巷也將啟動拆違,后續修繕將配合南中軸地區規劃展開。未來,人們不僅能夠在前門大柵欄的商業街欣賞老北京,還可以穿過天橋藝術大廈,來到胡同中看看曾經大戶人家的磨磚對縫和尋常百姓的碎磚壘墻,走一走天橋探訪路徑,感受南中軸風韻。(張驁)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