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李金早表示文化和旅游領域的扶貧是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
就文化領域來講,主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簡稱“非遺扶貧”。“非遺扶貧”實際上是通過支持發展一些傳統的工藝,有些甚至是家傳的工藝,向貧困戶普及,通過貧困戶掌握這些技術實現脫貧。李金早介紹,文化和旅游部去年支持地方建設非遺工坊,現在已經超過了2000所,帶動項目也超過了2200多個,培訓了將近18萬人,帶動了將近50萬人就業。其中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將近23萬人,帶動了2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脫貧。
李金早說,旅游發展解決貧困戶脫貧占到整個扶貧總任務的17%~20%,有的甚至超過了30%。旅游具有強大的市場優勢和新興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帶動作用。具備發展旅游條件的貧困地區,通過積極的作為來發展旅游,利用當地的資源來發展旅游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精準扶貧的路子。(曹巖 顧小慈)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