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十三五”以來,云南地方特色文獻保護工作穩步推進,完成15個獨有少數民族多媒體資源庫、傣族文獻信息專題數據庫、東巴文獻專題資源庫等特色數字資源建設。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博物館處處長余劍明介紹,截至目前,云南共搶救性修復彝文古籍14080余頁、藏經2285頁、東巴古籍490頁、拓片441張,有效推動了民族文字古籍的修復與保護工作。
據悉,五年來,云南新建成備案博物館(紀念館)49家,總數達到157個。其中,民族類博物館18家。目前,云南8個民族自治州有6個先后建成博物館,29個民族自治縣中16個縣建成博物館;此外,8個“人口較少民族”有4個建成專題博物館。
余劍明表示,在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方面,云南近年來也做出了積極探索。今后,還將繼續借助數字化優勢,為推進民族文化保護與開發做出重要貢獻。(記者字強、嚴勇)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