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俠之大者——金庸主題文化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俠之大者——金庸主題文化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3月21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聯合主辦的“俠之大者——金庸主題文化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2025-03-27
    • 文化活力迸發奏響“春之聲”

      文化活力迸發奏響“春之聲”

      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中部地區橫跨黃河長江,是中華文明重要起源地之一,文物遺存資源富集,歷史人文底蘊深厚。
      2025-03-26
    • 國家話劇院“第二現場”繼續推進話劇數字化發展

      國家話劇院“第二現場”繼續推進話劇數字化發展

      中國國家話劇院話劇《蘇堤春曉》將于3月28日起赴成都演出,并于4月2日增設演出“第二現場”,以多景別多角度的電影化手段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直播,繼續推進中國話劇的數字化發展和新型業態建設。
      2025-03-26
    • DeepSeek火了,相關圖書賣“爆”了

      DeepSeek火了,相關圖書賣“爆”了

      《DeepSeek實用操作指南》《零基礎掌握DeepSeek》《高效玩轉DeepSeek》……3月20日,記者在當當網發現,近7日的新書熱賣榜前10名中,3本與DeepSeek相關的應用類圖書赫然在列。
      2025-03-25
    • 北京:300余件套陶瓷亮相永定河文化博物館

      北京:300余件套陶瓷亮相永定河文化博物館

      近日,“西山窯火·千年釉彩——北京龍泉務窯陶瓷展”在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河文化博物館正式開展。展覽以發掘于門頭溝區龍泉務村的遼金龍泉務窯為主題,內容涵蓋了窯址的發掘成果以及北京地區遼墓出土的龍泉務窯陶瓷器,共展出...
      2025-03-25
    • 各地博物館創新展陳方式 滿足公眾參觀需求

      各地博物館創新展陳方式 滿足公眾參觀需求

       連日來,全國多家博物館多措并舉創新展陳方式,靈活調整開放時間,更好滿足公眾參觀需求。
      2025-03-24
    • 最炫的民族風,文化“穿”身上!少數民族服飾不斷“上新”受青睞

      最炫的民族風,文化“穿”身上!少數民族服飾不斷“上新”受青睞

      農歷三月初三是我國多個民族的傳統節日,在廣西西林,節日期間男女老少都喜歡穿上民族服飾慶祝節日,當地的民族服飾布料店也陸續上新,迎來旺季。 ?
      2025-03-24
    • 國家話劇院“第二現場”繼續推進話劇數字化發展

      國家話劇院“第二現場”繼續推進話劇數字化發展

      中國國家話劇院話劇《蘇堤春曉》將于3月28日起赴成都演出,并于4月2日增設演出“第二現場”,以多景別多角度的電影化手段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直播,繼續推進中國話劇的數字化發展和新型業態建設。
      2025-03-23
    • 更多、更近、更豐富——專家解讀2024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

      更多、更近、更豐富——專家解讀2024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

      國家體育總局日前發布2024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體育場地484.17萬個,體育場地面積42.3億平方米,全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0平方米。
      2025-03-22
    • 哪吒文化熱帶動春日夜經濟

      哪吒文化熱帶動春日夜經濟

      近日,位于天津市河西區陳塘莊的哪吒小鎮舉辦哪吒小鎮文化活動周,圍繞哪吒等傳統文化主題進行哪吒劇目演藝、主題互動巡游、花燈夜游等多樣化活動
      2025-03-21
    • 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以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各行各業更加注重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開拓發展新空間。取材自中國傳統神話傳說的《哪吒之魔童鬧海》連破票房紀錄,躋身全球電影票房前五
      2025-03-21
    • 非遺年輕化表達驅動產業融合發展

      非遺年輕化表達驅動產業融合發展

      春晚舞臺上“濰坊風箏為李子柒插上非遺翅膀”;非遺春晚上,楊家埠木版年畫、青州花毽星光閃耀……
      2025-03-20
    • 文化領域,給“提振消費”最大彈性空間

      文化領域,給“提振消費”最大彈性空間

      日前,由著名經濟學家滕泰領銜創作、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新書《消費繁榮與中國未來》,作為首部聚焦國內消費主題的圖書正式出版。記者就提振文化領域消費、優化文化產品與服務供給、普通人與文化產業的關系等話題專訪滕泰。
      2025-03-20
    • AI時代來了,傳統藝術何為

      AI時代來了,傳統藝術何為

      當傳統戲劇遇到人工智能(AI)技術,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今年春節期間,我們利用AI技術,對《女駙馬》《鬧花燈》的表演動作和表情進行了數字轉化,實現了黃梅戲經典唱段聲頻的AI化呈現,廣受關注。
      2025-03-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