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5億件 郵政快遞物暢其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4





      春節臨近,寧夏牛羊肉發運迎來高峰。近日,順豐B737全貨機從湖北鄂州飛抵寧夏銀川裝載牛羊肉,標志著寧夏牛羊肉發運量正式步入峰值。


      “全貨機發運牛羊肉業務已連續開通8年,這次在航線輻射范圍和執飛時間上都有了擴展和增加,說明銀川快遞業務量呈不斷增長趨勢。”順豐速運(寧夏)有限公司特色經濟項目負責人馬廷儒介紹,寧夏牛羊肉將通過貨運樞紐鄂州花湖國際機場,再分運發往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繼續加速牛羊肉產業鏈的縱向延伸,推動寧夏特色產業與物流深度融合發展。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接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過去一年,郵政快遞業聚焦“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更好賦能實體經濟發展,行業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不斷增強。數據顯示,2024年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745億件和1.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13%。


      快遞網絡越織越密


      “出魚嘍!”在查干湖第23屆冰雪漁獵文化旅游節開幕現場,隨著“漁把頭”一聲吆喝,幾十個壯漢喊著口號合力拖動漁網,胖頭魚、鳙魚、草魚、鰱魚等數以萬計的魚兒破水而出,引得圍觀人群陣陣歡呼。與此同時,在查干湖漁場,隨處可見的快遞攬收點也一派繁忙景象。


      “為方便當地魚商與游客們寄出上岸的第一口鮮,我們制訂了查干湖冬捕魚物流解決方案。”吉林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市場銷售部負責人蔡建國介紹,順豐在哈爾淖、月亮湖、松花湖等湖區投入了20多個臨時攬收點,在幫助客戶實現“隨手寄”的同時,優化運輸網絡布局,設置6條冬捕專屬直發線路,實現最快6小時到達。針對南北方氣溫差異,還劃分了東三省、華北內、華北外三大運輸線路,制訂不同的包裝方案,部分城市還推出同城配送,支持跨城市當日達,確保冬捕魚更快更好地運送到全國各地。


      農產品加速上行,消費品進村也源源不斷。如今,網購已成為新疆莎車縣伊什庫力鄉克什拉克村村民斯衣提尼沙·買買提的重要購物方式。“吃的、用的、穿的,都能在網上買,還包郵,非常方便。”斯衣提尼沙說。


      數據顯示,2024年“雙11”期間,新疆網絡零售額實現同比增長13.8%。2024年11月1日至11日進出新疆快遞處理量累計6849.8萬件,同比增長31.7%。


      快遞業務量的快速增長,離不開內外聯通、高效便捷的物流網絡。隨著申通快遞內蒙古呼和浩特新轉運中心正式投用,提升快遞時效20%;菜鳥在新疆昌吉等地建設自營分撥中心,為消費者提供網購次日達服務。1年來,中西部寄遞網絡通達能力持續增強,郵政普遍服務均衡性不斷提升。2024年,中部、西部快遞業務量同比分別增長30%、35%,成為支撐快遞規模增長的新引擎。


      2024年也是“快遞下鄉”工程啟動十周年,快遞進村不斷向縱深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走深走實。韻達快遞新開通鄉鎮網點400多個,通過自建農村超市等方式,加大快遞進村推廣力度;順豐速運服務網絡鄉鎮覆蓋率超94.6%,為鄉鎮提供超過5億次互寄服務……1年來,累計開通交郵聯運郵路5248條,合作場站3.4萬處。


      “過去一年,郵政快遞業積極服務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縣鄉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等涉郵任務融入國家政策體系,在物流領域的示范引領作用不斷增強,快遞業務量連續11年穩居世界第一,快遞與人民群眾生活和經濟發展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快遞行業也成為反映經濟活力的風向標和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說。


      智能技術廣泛應用


      在快遞包裹越來越多的同時,時效也越來越快,這離不開新產品新技術的廣泛應用。


      在浙江義烏,中通快遞員林巧云用手中的智能掃碼槍將眼前的包裹一一掃描攬收。“這幾天我們忙得‘腳不沾地’,網點每天攬收春聯、年畫等產品5萬多件。”林巧云說。


      與此同時,一串14位數字編碼的訂單號在中通快遞大數據后臺生成。幾秒鐘內,一件年畫包裹將裝上哪種貨廂類型的卡車,走哪條運輸路線,途經哪些轉運中心,是送貨上門還是按需投入驛站……大數據后臺高速運轉,調取大量數據計算,為該包裹安排出最佳投遞路線。


      臨近春節,快遞業務持續高位運行。在商流、物流集聚的義烏,20時的攬收高峰期,每1分鐘,就有超過2萬件包裹涌入中通網絡。“義烏商貿市場繁榮,物流需求旺盛,對快遞分揀能力和寄遞時效要求極高。”中通浙南管理區總經理鄭成寶說。


      然而,海量的快遞包裹并不會讓這里身經百戰的快遞人措手不及。“以前是包裹在流動,現在是數據搶在包裹前面流動。”鄭成寶告訴記者,通過電商平臺的大數據分析可以預測包裹流量,快遞企業則依托每個包裹面單上獨一無二的訂單號,實現了車輛、人員調配智能決策,讓快遞在分撥轉運以及末端配送環節的效率直線上升。數據顯示,在視覺識別、大數據算法以及智能化分揀設備的通力協作下,每天超過1400萬件包裹經過攬收、安檢、分揀、裝車后,被精準地分配到義烏始發全國的100余條運輸線路。


      過去10年間,義烏年快遞規模從3億多件快速增長至超百億件,業務量全國占比提升到近9%,是僅次于廣州的全國第二大快遞樞紐城市。如今,16個百萬級大型快遞分撥中心、77套全自動分揀設備、500多家營業網點在義烏有序分布,不斷織密的快遞網絡,有力支撐“世界超市”買全球、賣全球。


      得益于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快遞服務效率和質量顯著提升。據統計,2024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72小時妥投率達到83.95%,快遞服務公眾滿意度達到84.6分,同比實現雙提升。


      “2024年,行業深化與人工智能融合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加快推廣,北斗導航系統全面應用,無人設備設施加速布局。”趙沖久介紹。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行業應用無人車近千輛、無人機超300架,無人機配送快件近300萬件。


      行業發展持續向好


      202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再創新高,彰顯快遞行業的強勁韌性,更蘊藏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生機。2025年行業仍將繼續保持穩步上升態勢,預計郵政行業業務收入完成1.8萬億元,增速6%左右;快遞業務量、業務收入分別完成1900億件、1.5萬億元。


      趙沖久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國家郵政局將進一步全面深化郵政領域改革,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鞏固行業持續向好發展態勢,全力促改革、穩增長、降成本、提質效、防風險,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加快推進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鞏固建制村直接通郵和邊境自然村通郵成果,加強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網絡共享,提升建制村投遞汽車化率,增強郵政普遍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加強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農村寄遞物流公共服務崗位,不斷完善農村快遞末端服務設施。


      另一方面,持續加強國際寄遞網絡建設,進一步優化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布局。持續推動中歐班列常態化運輸郵件和跨境電商商品,支持快遞企業與跨境電商企業、制造企業相伴出海,提供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


      同時,持續推進行業生產組織效能提升。深化“三智一碼”、無人技術在郵政快遞領域的推廣應用;支持智能云倉、無人配送、低空物流等規模化發展;加快推進快遞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


      趙沖久表示,全行業全系統要努力發揮引領作用,抓住國家提振消費的機遇,有效發揮規模經濟優勢,牽引產業鏈供應鏈更好協同,促進物流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助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讓行業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記者 吉蕾蕾)


      轉自: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