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切花消費向高頻化日常化方向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4-14





      2021年,新冠疫情仍影響著各行各業。令人驚奇的是,疫情之下,人們對鮮切花的需求熱情絲毫未減,隨著新的消費群體出現,還形成了新的需求方向,新的電商板塊崛起也進一步刺激了鮮花消費,鮮切花消費向高頻化、日常化方向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


      據昆明國際花卉拍賣交易中心有限公司(KIFA)副總經理高紅玲介紹,2021年,花拍中心交易總量17.35億枝,同比增長20.59%,為近5年來的最大漲幅;年度交易均價為每枝1.29元,同比增長30.3%,創下KIFA成立20年以來年度均價的最高紀錄;成交率94.16%,同比增長0.62%。


      2021年僅12月的供貨量低于2020年同期,其余月份供貨量均有增長,供貨量最大的是5月和8月,月度供貨量均超過1.3億枝。8月,花拍中心創下史上最大單日交易量紀錄,交易量為931萬枝。


      通過對比2019年—2021年月度交易均價、成交率,可以看出,家庭、日常用花市場需求逐步加大,促使C級、D級甚至E級產品的價格上漲,從而拉高了總體均價。


      2021年參與交易的710個玫瑰品種中,單頭玫瑰480個,比2020年減少31個;多頭玫瑰230個,比2020年增加14個。


      “年輕消費者對新優品種是熱捧的,鮮切花消費群體逐漸趨向年輕化,‘80后’‘90后’漸成消費主力軍。這就導致品種的更新周期縮短,單頭玫瑰品種的市場淘汰速度加快。目前,多頭玫瑰價格在上升,交易量也在增大。” 高紅玲說。


      單頭玫瑰“蜜桃雪山”“粉紅雪山”“卡羅拉”“艾莎”“雪山”“戴安娜”等仍是供貨量較多的品種,“卡布奇諾”“火焰”“洛神”等是新品種。多頭玫瑰可謂是“大豐收”,新品種數量增加了14個,總供貨量增長64.59%。多頭玫瑰供貨量較多的是“橙色芭比”“折射”“狂歡泡泡”“夢幻芭比”“波賽尼娜”等。


      從2019年—2021年各等級成交均價走勢圖、成交率對比圖可以看出,各等級之間的價差明顯,A級、B級和C級、D級、E級的價格差異越來越大,充分體現了“好花好價”。此外,D級、E級貨品的成交率明顯提升,這主要是由于二、三線城市日常用花需求逐漸加大,直播電商主打下沉市場。


      根據昆明花拍中心的數據,2021年購買力最強的區域市場是華東片區、西南片區、華北片區,以及“炒花群體”(指昆明斗南花卉市場、昆明花拍中心這類交易市場),四大片區占總交易額59.81%。


      與2020年相比,2021年各片區總體需求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增幅較大的是華南片區、電商群體、華中片區。


      華東片區依舊是鮮切花的主要銷售區域,以一線城市上海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江蘇、浙江、安徽、福建都是需求大省,需求量都在穩定上升。


      交易人數增長率最高的是電商板塊,達112.5%。過去兩年新冠疫情使鮮花批發、實體花店受到很大沖擊,但激發了新的電商板塊。“從‘社區團購’到‘一件代發’,從淘寶、抖音等平臺興起帶貨到‘小紅書’網紅爆款炒作運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鮮切花銷售熱潮。”高紅玲說。


      電商拉動了D級和E級玫瑰、多頭玫瑰、滿天星3個大類產品的成交率,與此同時,配套電商銷售的鮮花空配、物流冷鏈全面開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鮮花運輸時間長、質量變化快的大難題,更加促進了鮮花銷售。


      從各種指標數據和形勢變化可以看出,鮮切花消費正在向高頻化、日常化方向發展。(記者 白兆會)


      轉自:中國綠色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