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能讓學校周邊小食品游離監管之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25





      北京市東城區市場監管局日前以小學、幼兒園周邊的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飲店等為重點單位進行專項檢查,全面核查小食品經營者主體資格、經營條件,督促經營者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拒絕銷售無合法來源與合格證明的小食品。


      眼下,隨著教育部等多部門發文喊停校內小賣部之后,學校周邊的小超市、小食品店、小餐飲店等經營場所便成了許多學生經常光顧的地方。學校周邊的小賣部善于投學生所好,五毛食品、一元食品等小食品幾乎應有盡有,比校內小賣部更難管理。


      而且,在學校周邊的小賣部里,這些小食品既有山寨食品,又有垃圾食品,更有假冒偽劣食品,其安全問題也被屢屢曝光。可以說,這些問題小食品的普遍存在,對廣大學生的食品安全和身體健康存有很大的隱患。加之,監管部門和執法部門平時對校外小賣部監管不到位,查處不力,更是讓各種問題小食品充斥其中,學生面臨著零食安全問題。可見,不少學校周邊的小食品已游離于監管之外。


      因此治理學校周邊小食品,還需嚴字當頭。


      首先,監管要嚴督查。市場監管、消保委等監管部門要積極承擔起監管的主體責任,既要定期督查,又要不定期地進行明察暗訪,讓學校周邊的小賣部始終納入監管范疇。


      其次,執法要嚴處罰。一旦查獲問題小食品,執法部門就應采取“零容忍”的態度,該沒收的沒收,該重罰的重罰,該吊銷執照的吊銷執照,甚至給予“從業禁止”處罰,倒逼其誠信經營,守法經營。


      其三,學校和家長要嚴教育。一方面,學校老師要承擔起教育的主體職責,可以通過主題班會或邀請食安部門上公開課等方式,讓學生了解問題小食品的危害性,從而自覺遠離小賣部,遠離問題小食品。另一方面,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零食安全,通過常教育、常提醒,提高孩子的食品安全意識,引導孩子自覺遠離問題小食品。同時,一旦發現孩子在校外小賣部購買到問題小食品,就要積極向當地監管部門投訴舉報,從而讓問題小食品無生存土壤,無立足之地。


      只要監管“嚴監管”、執法“嚴處罰”、學校和家長“嚴教育”,做到“嚴字當頭”,就一定能有效治理好學校周邊小食品的安全問題,從而確保每一位學生的零食安全。(廖衛芳)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