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的多項高頻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消費市場亮點紛呈,呈現向好態勢。線下消費熱度指數一季度同比增長14.2%,較上季度升高9.1個百分點。
開年以來,全國主要商圈“上新”不斷、“破圈”不停,釋放更多消費潛力。
在四川成都,這個春天,游客解鎖了新的“空中仙道”:泛舟湖上,升騰的云霧與兩岸綠樹、城市地標相映成趣。水霧加激光技術讓“夜游錦江”實現了全時段的體驗。在春熙路商圈已經聚集了各類首店600多家,品牌近2000個。接下來的兩個月,成都將迎來21場首發活動。同時,新技術首發也在不斷涌現。在這家商場里,人工智能翻譯屏正在為境外消費者實時提供超14種語言的翻譯。
如今,“首發經濟”正成為撬動春熙路商圈消費活力的“流量密碼”。成都也在進一步探索如何更好促進“首發經濟”。今年,成都整合發展改革、商務商貿、屬地街道等不同領域力量,成立“首發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圍繞首發企業需求,提供從孵化培育到運行監測等全鏈條伴隨式服務。
“花園+商圈”“傳統文化+商圈”成為廣東今年的發力點。在佛山的這個時尚街區,特色陶藝搭配時令花卉,打造出6條公園式的景觀走廊,帶動周邊商家營業額平均增長超20%。
此外,宋朝婚禮、七步成獅舞臺劇、劇本游園會等富有傳統文化氣質的消費娛樂活動,每天平均超過10場。
今年一季度,佛山接待國內外游客超過1200.84萬人次,同比增長7.9%,國內外游客旅游消費總收入同比增長10.71%。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特色消費新場景
今年以來,上海、重慶等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聚焦“特色商業街區建設”,以“體育+”“文化+”等特色商業街區為抓手,聚攏更多人氣的同時,進一步拓展消費市場。
不久前,一場攀巖體驗活動走進了上海徐匯區的這個商圈,即便是工作日的晚上,活動還是吸引了很多人前來體驗。
今年開年以來,上海各商圈都打出“運動牌”。濱江的這個城市商圈利用自身江景優勢,將步行和跑步等運動相結合,不僅吸引了戶外運動體驗店,還搭建起了滑板公園,形成了體育元素鮮明的“生態圈”。
今年,重慶的老街古巷也迎來了提檔升級。在嘉陵江畔的戴家巷街區,當地利用戴家巷崖壁步道上下近60米的落差,再將步道沿線裝扮上重慶特色的裝飾,憑借著魔幻立體的山城特色,吸引了游客前來打卡拍照。
截至目前,戴家巷街區已經有40余家特色小店。今年重慶還將對下浩里、山城巷、開埠遺址公園等一批中心城區老街區持續煥新升級。今年以來,打卡特色街巷的游客累計超過1500萬人次,營業額超過2.3億元。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