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和擴大就業規模、加快出臺育兒補貼和產假社保補貼政策、加快老舊小區和居家環境適老化改造、加快建設博物館之都、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昨天,《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出臺,推出提振消費六大行動,旨在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一頭連著宏觀經濟,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滬蘇浙皖密集出臺提振消費組合拳,以政策創新激發市場活力。
以舊換新“煥”出消費新動能
“老空調用了10多年,想換臺更節能的產品。”近日,在江蘇南京一家家電賣場,市民李佳訂購了一款一級能效的節能空調,使用以舊換新補貼優惠了近500元。江蘇省商務廳數據顯示,截至4月24日24時,江蘇省家電累計銷售767.4萬件,實現銷售額182.9億元,累計使用補貼資金33.9億元。
今年以來,江蘇持續加大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擴大支持范圍,新增14類有江蘇產業優勢的家電商品參與以舊換新活動,品類擴圍至58類,進一步提升市場活力。商務部門還專門打造了一站式線上服務平臺,涵蓋汽車、家電、家裝家居、電動自行車等換新內容,近1200萬人次在平臺以舊換新。在一系列提振消費活動的帶動下,今年1至4月,江蘇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991.9億元,同比增長5.5%。
大力提振消費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頭戲”,消費品“以舊換新”則是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持續發力,帶動各類商品銷售增長加快,成效持續顯現。各地紛紛展開探索,創新舉措,讓實惠和便利更好觸達消費者。
《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汽車消費,落實好國家汽車報廢更新補貼和上海市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落實國家家電以舊換新補貼政策,新增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加力支持綠色家電家居家裝消費。
浙江省商務廳總經濟師朱軍在日前舉行的浙江省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吹風會上介紹,今年,浙江將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政策直達快享,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政策紅利。具體體現在“三個加量”:一是補貼品類加量,浙江省家電、3C數碼及家居補貼范圍已從國家政策的12類擴容到了85類;二是補貼力度加量,如加大了電動自行車的補貼力度,新購電動自行車補貼比例從20%提高到了40%;三是參與商家加量,目前已吸引了全省1.8萬余家經營主體、3萬余個銷售網點參與,線上線下聯動發展。
今年以來,安徽省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截至4月23日,2025年全省消費品以舊換新累計使用政府補貼33.4億元,帶動銷售額約270億元。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77.7億元,同比增長5.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
“消費品以舊換新直接拉動了消費,加快了消費節奏,促進了消費升級。”在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看來,以舊換新促進消費規模擴大,是在政策刺激和消費自身規律雙重作用下的結果,今年以舊換新政策延續,政策效應將進一步顯現。
“人工智能+消費”激活新藍海
翻閱全國多地提出的新一輪提振消費舉措,可以看到,新型消費均是其中熱詞。雖關于發展新型消費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各地紛紛提到了“人工智能+消費”這一關鍵詞。
在新型消費培育行動方面,《上海市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培育前沿數字消費。推動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大數據等技術在消費領域深化應用;舉辦人工智能領域高規格展、會、賽等活動,打造一批“人工智能+消費”場景;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持續拓展場景應用;推動超高清視聽高端芯片、超高清顯示等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轉化,落實腦機接口未來產業培育方案,深入開展具身智能場景對接和高質量孵化器建設等,持續探索前沿技術在消費領域的應用。
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此前印發的《大力提振和擴大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社區團購、興趣電商等新型消費業態。煥新歷史經典、中華老字號產品,促進“人工智能+消費”。
《安徽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要注重優化供給,加快培育新型業態。主動順應消費升級新趨勢,引導首發經濟、“人工智能+消費”、IP經濟、戶外運動等新興消費加快發展,推動商貿零售、住宿餐飲、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煥新升級。對來省內開設首店、舉辦首演首秀活動、主辦會展賽事和文化演藝活動、培育“皖美消費”新場景以及消費領域重大項目給予支持。
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其中就提出了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深入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大力培育品質電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開辟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
如今,“人工智能+消費”正在不斷打開內需新空間。“當前居民消費從‘功能滿足’轉向‘體驗升級’,AI融入家居環境、智能穿戴成為潮流,不僅將有效激活消費潛力,更能通過高端供給牽引產業升級,助力中國制造向智造躍遷,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說。
轉自:新民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