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組合拳"顯威 工業經濟韌性和潛力凸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28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是去年以來月度增速中比較高的速度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不是一個小池塘。"5月19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物質技術基礎雄厚,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經濟發展的基礎穩固。同時,我國市場規模巨大,發展空間廣闊,決定了我國具有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


      "盡管4月份外部沖擊影響加大,但我國經濟回升態勢沒有改變,主要指標平穩較快增長,國民經濟延續向新向好態勢。"付凌暉說,"今年以來,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加力實施、'兩重''兩新'政策力度加大等宏觀政策協同發力,有效地擴大市場需求、帶動企業生產、支持創新發展、提振市場信心,效果正持續顯現。"


      生產保持較快增長 政策"組合拳"效果不斷顯現


      "工業生產是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隨著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實,政策'組合拳'效果不斷顯現。"付凌暉介紹,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發展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是去年以來的月度增速中比較高的速度。"付凌暉介紹,其中,裝備制造業持續較快增長,4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長9.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9%。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孫曉表示,4月份,宏觀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顯現,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多數行業和產品生產增長,工業經濟延續向好向優發展態勢。


      孫曉介紹,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延續較快增長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長0.22%,1-4月同比增長6.4%。從三大門類看,制造業增長6.6%,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0.5個百分點,采礦業增長5.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1%。從行業和產品看,在41個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為87.8%;在統計的623種主要工業產品中,341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為54.7%。


      "近期,相關部門進一步降準降息,設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創新、擴大消費等,將有利于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付凌暉說,加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大力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積極擴大服務消費,效果不斷顯現。


      "此外,各方面積極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科技創造力向社會生產力轉化,創新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為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付凌暉表示,高技術產業和新興服務業發展向好,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科技前沿領域實現突破,都將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發展。


      產業結構持續向好  裝備制造業"壓艙石"作用持續凸顯


      裝備制造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脊梁",是工業經濟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裝備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對于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意義重大。


      孫曉介紹,4月份,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7個百分點,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增長的貢獻率達55.9%;增加值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6.3%,已連續26個月保持在30%以上,工業產業結構持續向好。


      從分行業看,裝備制造業8個分行業均保持增長,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電氣機械、電子等行業兩位數增長,增速分別為17.6%、13.4%、10.8%。


      今年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持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5月18日,央視報道了我國"大國重器"接連傳出的好消息,國產大飛機C919再添新航線,AG600"鯤龍"批生產首架機完成生產試飛,"空中無人機航母"--"九天"無人機即將首飛,天問二號探測器順利轉入發射區將于5月月底擇機發射。


      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帶動算力產品、智能化產品需求激增。大模型突破性創新全球矚目,在電子、汽車等領域加快應用。人形機器人、無人機、X熒光光譜儀、AI智能體等標志性產品取得突破,科技創新新動能持續釋放。


      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帶動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付凌暉介紹,1-4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8%,明顯快于全部投資增長。其中,消費品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投資增勢較好,分別增長13.4%和8.2%。


      5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最新增值稅發票數據也顯示,在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等多方面措施綜合作用下,我國科技創新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


      一方面,創新動能增勢向好。今年前4個月,高技術產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3.9%,明顯快于全國總體增速,反映創新產業增長較快。全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3.6%,反映科研結果加快轉化為先進生產力。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同比增長9.7%,全國企業采購數字技術金額同比增長9.4%,反映數實融合有序推進。


      另一方面,制造業穩步增長。今年前4個月,制造業企業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7%。其中,裝備制造業、數字產品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9.4%、12.6%和12.2%,特別是計算機制造、智能設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銷售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3.8%、15.7%。


      "三化"發展態勢明顯  新質生產力不斷培育壯大


      付凌暉表示,目前我國產業高端化發展態勢明顯,工業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煥新提速,高技術制造業增勢較好,相關行業和產品快速增長。


      付凌暉介紹,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數字產業蓬勃發展,規模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綠色低碳轉型不斷深入,新能源產業發展較快,"人工智能+"驅動作用增強。從行業與產品來看,集成電路制造、光電子器件制造增加值分別增長21.3%和19%,3D打印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分別增長60.7%和29.5%。


      孫曉介紹了我國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發展相關情況:高端化方面,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0%,增速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9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14.9%、13.6%。


      智能化方面,4月份,規模以上數字產品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0.0%,其中,智能設備制造、電子元器件及設備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0.2%、12.5%;服務器受大模型帶動訂單激增,產量實現近2倍增長,機器人減速器、工業機器人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81.0%、51.5%。


      綠色化方面,4月份,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相關產品表現亮眼,產量分別增長38.9%、61.8%、33.4%;綠色材料供給增加,生物基化學纖維、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等新材料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27.6%、16.2%、10.0%。


      今年以來,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勢較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快融合,對高技術服務需求擴大,帶動行業投資增長。1-4月,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1.3%,其中專業技術服務、信息服務投資分別增長17.6%和40.6%。


      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兩重""兩新"帶動效應顯著


      隨著"兩新"政策加力擴圍,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市場需求擴大,助力工業生產增長。付凌暉指出,在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4月份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包裝專用設備產量保持兩位數。在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4月份電動自行車、液晶顯示屏等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


      "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支持各地區'兩新'政策加力擴圍,持續釋放消費潛力,助力工業生產增長較快。"孫曉說。


      孫曉介紹,4月份,在設備更新政策等因素帶動下,船舶及相關裝置制造、鍋爐及原動設備制造、金屬加工機械制造等行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3.1%、17.0%、10.2%。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包裝專用設備、挖掘鏟土運輸機械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1.5%、11.3%、9.2%。以舊換新方面,在汽車更新補貼、消費品以舊換新及購新補貼等政策因素帶動下,充電樁、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平板電腦等產品實現較快增長,增速分別為43.1%、38.9%、35.9%、11.7%。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推動投資效果不斷顯現。"付凌暉表示,隨著"兩重"建設和"兩新"政策的發力顯效,投資潛能持續激發,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1-4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在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下,1-4月設備購置投資增長18.2%,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64.5%。


      "隨著各項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工業生產延續穩定增長態勢。"孫曉說,但也要看到,國內有效需求不足,工業企業盈利承壓,工業品出口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工業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基礎還需進一步穩固。下階段,要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持續推動工業經濟穩中有進、持續向好。


      付凌暉表示,我國投資潛力依然巨大,支撐投資增長有利因素仍然較多,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升級發展空間廣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以高端裝備、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較好,創新投入力度在不斷加大。


      二是重大區域戰略引領帶動。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區域重大戰略加快落實,城鄉區域協同發展、新型城鎮化潛藏巨大投資潛力。


      三是社會民生領域還有較大投資需求。民生領域投入在不斷加大,但與人民群眾的需求相比,還有差距。


      付凌暉指出,當前工業產品價格仍在低位運行,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下階段,要繼續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市場需求持續回暖  部分工業行業價格有所改善


      付凌暉表示,4月份,受國際能源價格下行輸入性影響和國內部分行業價格下降的帶動,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個月擴大0.2個百分點。


      "盡管PPI同比持續下降,但隨著宏觀政策加力顯效,市場需求回暖,新動能快速成長,部分領域的價格有所改善。"付凌暉說,4月份工業行業價格趨勢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高端制造領域需求帶動增強。經濟結構調整穩步推進,高技術產品需求擴大,相關行業價格出現一定上漲。4月份,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價格上漲3%,飛機制造價格上漲1.3%。在智能化和數字化發展帶動下,一些數字產品制造價格也在上漲。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系列價格上漲2.7%,服務器價格上漲1%。


      二是擴內需政策拉動效果顯現。"兩新"政策顯效,部分消費品和裝備制造產品需求擴大,帶動相關行業和產品價格回升。4月份,家用洗衣機、新能源乘用車價格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0.3和0.2個百分點。電工機械專用設備制造、農林牧漁專用機械制造業價格同比降幅分別收窄0.7和0.2個百分點。


      三是部分傳統行業供需有所改善。4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別收窄1.4和1個百分點。這些情況表明,"兩重""兩新"等政策效應和新質生產力培育,對工業品供求關系的改善作用顯現。


      "4月份,外部環境發生急劇變化,外貿壓力加大。但是,我國外貿克服困難,保持了平穩增長,彰顯出強大韌性和國際競爭力。"付凌暉介紹,1-4月,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4%,比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4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5.6%,其中出口增長9.3%,保持了較快增長。


      "從下階段情況看,國際環境依然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比較多,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各項宏觀政策協同發力,創新動能繼續成長,經濟持續回升具有較多有利條件。"付凌暉強調。(記者 曹雅麗)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