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實干篤行。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今年以來,我國商業航天全產業鏈得到了快速發展。
在太空中運行的一顆顆衛星一直是復雜、高難度、集合多種技術手段的高科技產品。然而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發展,在江蘇南通一家智慧工廠,衛星也能像汽車一樣在工業流水線上實現批量生產。
走進位于南通開發區的一家商業航天獨角獸企業,記者在車間看到,井然有序的產線上衛星正在批量生產。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從組建團隊到設計衛星,從制造衛星到小批量生產衛星并面向市場推出商業訂單、完成交付,僅用3年多時間就完成閉環。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通信服務的需求和運用場景越來越多。因此,能快速批量和低成本地制造大量衛星,發射升空后組網建設“低軌衛星星座”,將有助于解決深海、荒漠、山區等通信欠發達區域的上網通信等難題。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企業制造的兩代衛星已經升空,第三代“手機直連衛星”正在緊張研制中。
潛心打造百億級商業航天產業高地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商業航天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促進了上下游產業的全鏈條發展。
在安徽池州,依托20億元產業基金和極簡審批機制,吸引了國內多家商業航天項目前來落地,當地的商業航天產業也正從一張密密麻麻的規劃圖譜構筑起“火箭+衛星+材料”全產業鏈生態圈。
在安徽池州一家火箭生產企業的車間里,科研人員正在對新研制的“智神星一號”液體運載火箭的二子級動力系統有序裝備,確保在本月底前能對這一關鍵設備能著手進行試車驗證。
作為國內首家實現火箭入軌的民營公司,公司打造的“智神星一號”液體運載火箭計劃2025年8月首飛。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的快速發展除了受益于交通的便利、政府的支持,還得益于當地完善的產業鏈。
在安徽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張榜著一份“池州市商業航天產業鏈全景圖”,這也是安徽省首份市級商業航天產業鏈圖譜。當地招商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開展鏈式招商,積極推動低軌通信衛星載荷的研發與制造。
圍繞既定的商業航天產業“圖譜”,池州市明晰了商業航天產業重點引進類和鼓勵類項目目錄清單、重點目標企業項目庫,精準對接產業“頭部企業”,成立“園區+科研院所+創業團隊+創投機構”推進專班,同時大力發展工業無人機整機及零部件的生產,以及航空航天發動機特種功能構件的研發與生產,助力當地成為航空航天產業發展新高地。
五大關鍵詞看未來商業航天發展
從衛星制造到火箭發射,從測控服務到應用拓展,技術創新與產業化進程加速推進,我國商業航天產業鏈正迎來歷史性發展機遇。專家表示,我國商業航天有望在“十五五”末或“十六五”時期迎來成熟期。
日前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的《“十五五”商業航天發展思路與路徑》報告顯示,中國商業航天正處于快速健康成長階段,全產業鏈實現快速發展。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大致劃分為4個階段:起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轉型期。其中,成長期又劃分為成長初期階段和快速健康成長階段,在當下階段,“星箭場測用”鏈條上的企業陸續挺過從“0到1”的過程,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逐步成為共識。
進入高速發展的新階段,應用也在深入到各行各業。出門打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提供高精度定位導航;手機撥打電話,通信衛星接收地面站會即時提供通訊服務;旅游做攻略,輕點鼠標,遙感衛星可實時展現地球任意角落的三維實景圖……伴隨著低軌衛星星座的全面建設和衛星數據消費市場的興起,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科技的空天信息產業正在加速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