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小微企業發展一直缺乏一個優良的環境。最明顯的一點是,小微企業在融資方面比大中型企業困難得多,而且融資成本高出一截。在能源土地和其他資源使用上也無法獲得大中型企業可以獲得的便利。因此,在當前的情況下,給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一個更加優良的發展環境,使它們能夠更加方便的獲得各種發展資源,降低企業運營過程的成本費用,應該是一個正確的政策選項。” 浙江工商大學教授李永剛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日前,國務院頒布了《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在解決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可見,小微企業的發展已受到高層的關注。
“經過持續清理,中央設立的行政事業收費已經由185項減少到51項,減少的幅度達到70%以上,其中涉企收費由106項減少到33項,減少的幅度接近70%。政府性基金由30項減少到21項,減少的幅度達30%。各省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也在大幅減少。”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在近期國新辦舉行的財政政策有關情況發布會上表示。
數據顯示,今年企業負擔持續減輕。今年以來有望降費6185億元。
據記者了解,我國今年以來從多渠道降低企業融資、用能、人工、物流等生產要素成本。降低融資成本方面,推進民營銀行常態化設立,開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清理金融中間環節收費。降低用能成本方面,清理規范電價及附加,取消城市公用事業附加和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加快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推進電力直接交易;降低省內天然氣管網輸配價格。降低人工成本方面,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22個省份均已將總費率降至1%。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取消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四省(區)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
在一系列的降費措施實施后,小微企業明顯受益。據國家統計局的抽樣調查顯示,二季度小微工業企業景氣指數達96.5%,比一季度提高3.4個百分點,創下兩年來的最高值。
李永剛認為,在當前的情況下,給小微企業發展提供一個更加優良的發展環境,使它們能夠更加方便的獲得各種發展資源,降低企業運營過程的成本費用,應該是一個正確的政策選項。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大眾創業創新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小微企業成長的土壤越來越豐厚,只要有一個比較好的環境與條件,我國小微企業的未來發展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