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后煤炭鐵路運力緊張問題或逐漸緩解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2-04





      進入冬季用煤高峰期以來,煤炭鐵路運力偏緊問題越發嚴峻,尤其是元旦后,鐵路運力開始向春運傾斜。在煤炭需求釋放超出預期的情況下,近期,有多家電力企業出現電煤偏緊的情況。
    meitan
    (圖片來源:互聯網)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為增加市場煤炭供給量,保障電煤供應,中國鐵路總公司1月24日下發調度命令強調要優先保證煤炭(尤其是電煤)等重點物資的裝車。
     
      而在此前,為了應對到港煤炭運力緊張的問題,中國鐵路總公司訂購了5000節新車皮陸續上線使用,港口已見到部分新車,其他的正在加緊陸續投放。此外,蒙冀線從今年4月開始可以直接通過萬噸大列,不用拆成2個小列,提高運轉效率,意在緩解鐵路運力偏緊的局面。
     
      不過筆者認為,這一系列因素很難緩解短期鐵路運力緊張的問題,在春運結束后,鐵路運力情況或將發生一定變化。
     
      汽運受限 加劇鐵路運力緊張
     
      據統計,2017年全年我國鐵路發運煤炭21.31億噸,在連續三年同比回落后,實現同比增長12.91%,其中山西省煤炭鐵路運輸完成5.36億噸,同比增長17.9%;大秦線完成4.3億噸,同比增長23.1%;侯月線完成8322萬噸,同比增長5.4%,朔黃線等發往港口的線路運量同比也有明顯提升。
     
      鐵路運量明顯增加,一是2017年宏觀經濟回暖,帶動煤炭需求繼續增長,進而增加了中間環節的運量。二是在公路進行超限、超載相關執法檢查和環保壓力下,多地在多個時間段限制汽車發運,加上汽油柴油價格上調,導致汽運運費上漲,更多的貨物運輸轉向鐵路。三是2017年環渤海港口禁止汽運煤集港,而環渤海港口是我國煤炭的主要集散地,2017年累計完成煤炭吞吐量6.77億噸,如此大的體量,更多的運力讓給了鐵路運輸,港口線路運量明顯增加。四是經過從2016年開始的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東北和河北、山東等地區煤炭產能退出明顯,相應的增加了對于西北煤炭的需求,進而增加了西煤東運的數量。
     
      運力將有所增加 但瓶頸依然存在
     
      今年煤炭需求增速可能會放緩,但是應該還是會維持增長勢頭。在汽車運輸上,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不大,加上汽油柴油和LNG(液化天然氣)價格回落有限的預期,汽車運輸和鐵路運輸在競爭中,尤其是長距離運輸方面優勢不足,更多的運力還是會傾向鐵路運輸。加上煤炭資源向“三西”地區集中,雖然西電東輸和煤化工項目會就地消化一部分煤炭,但傳統的消費地仍在東部及南方地區,西煤東運量同比應該還會維持繼續增長的態勢。
     
      筆者認為,晉陜內蒙古外運通道呈現“四橫五縱”格局,鐵路線眾多,但豐沙大線、石太線、侯月線等陸路通道負荷很大,運力增長有限,增加的運力更多應該在大秦線、瓦日線、朔黃線、蒙冀線等線路上。據悉,中國鐵路總公司2018年計劃投放3.5萬個車皮,預計很大一部分將投放到幾個主要的煤炭下水通道上,預計可以改善目前山西地區運力比較集中、內蒙古和陜西地區煤炭鐵路運力相對不足的情況。所以,未來這部分將是鐵路運力新的增長點,對穩定煤炭市場將起到一定的作用。
     
      不過,我國主要煤炭鐵運通道以東西向的布局為主,南北方向有限,區域性的不均衡依然存在。而且,目前車頭數量依然偏緊,未來對運力增長有一定的限制。加上2018年運輸需求依然看好,所以盡管2018年運力相比2017年會有所增長,但是在局部時間段內應該還會出現運力偏緊的問題。(關大利)
     
      轉自:中國煤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