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衛視中秋晚會開啟“建筑可閱讀”微旅行引發關注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23





      外灘、豫園、武康大樓、廣富林……這些都是人們熟悉的上海地標。而由“月宮三人組”導覽,城市的建筑、空間甚至人,都在新鮮的閱讀視角中擁有了別樣風情。

      中秋夜,東方衛視《朤月東方——中秋夢幻夜》播出。觀眾驚喜發現,突破了鏡框式舞臺,這臺中秋晚會幕天席地,在國際化大都市的實景里展開一場“建筑可閱讀”的城市微旅行,也在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中引領觀眾沉浸式打卡。當熟悉的城市地標被舞臺秀、非遺、器樂、舞蹈、音樂劇等多樣化藝術表演加成,與其說晚會“大開腦洞”,毋寧看成“魔都”的城市磁場為綜藝晚會提供了奇妙的魅力之源。

      從城市軟實力中汲取生命力, “朤月東方”憑借這一創意坐穩四網收視榜首,并收獲了多個熱搜榜單前排。而這場“以文塑娛、以娛彰城”的探索亦在證明——緊密依托上海文化底蘊、深入挖掘上海文化資源、立體宣推上海文化風貌,上海的綜藝、晚會創作能擁有不竭的靈感。

      把城市當作取景框,在晚會中開啟巡禮城市的新玩法

      “幾千年來,總是人間賞月看我們,今天啊,我倒想從月亮上看人間。”嫦娥一揮廣袖,偕玉兔、吳剛下凡到人間,一場穿越古今的《國風大秀》在豫園鋪開“城市T臺”。

      又豈止是賽博朋克的豫園讓人大開眼界。“朤月東方”的一大亮點,就是把城市當作取景框。朗月當空,從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上海之根”廣富林到承載中國共產黨初心之地的“一大”會址,從見證改革開放的都市天際線到蘊藏城市文脈的衡復風貌區,80分鐘的晚會如同一場城市巡禮,崢嶸歲月與人文情懷、流光溢彩抑或田園生態,一律化作舞臺,在藝術的伴奏下被觀眾欣喜閱讀。

      當藝術家們以器樂合奏覓知音、用百年頌唱傳交響,當浦東美術館、上海天文館、靜安張園、中華藝術宮、東方明珠、保利大劇院在月色下呈現最美樣貌,當蜿蜒的黃浦江倒映城市的璀璨生輝,連“月宮三人組”都不禁為上海折服, “天上的銀河還真是有點遜色呢!”

      而隨“月亮視角”游歷完實景演繹的城市舞臺,全國網友也將上海的“賞月新地標”列入了下一站的旅行清單:賽博朋克的豫園、浦江映月的美術館、彩云追月的外灘建筑群、水鄉映月的廣富林、田間伴月的崇明生態島,以及武康大樓的人月兩團圓、石庫門里繚繞人間煙火的舉杯邀明月……它們既濃縮了上海城市日新日進的變遷、人民美好生活的投射,也從不同的人文維度展現出這座城市“開放、創新、包容”的品格。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9月17日,第32屆上海旅游節啟動。中秋之夜播出的“朤月東方”無疑用一臺創新的晚會為本屆旅游節“建筑可閱讀,城市微旅行”的主題進行了最佳詮釋。它讓人們對上海的認知不限于高樓大廈,更有豐饒的歷史遺存、奮進的時代基因、迷人的藝術寶藏……晚會開啟的也不限于城市文化展演,而是巡禮、解密上海的新玩法。

      “都市國潮”開道,上海亦可在傳統文化的內容賽道突圍

      在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時代命題下,“國風”迅速風靡全國。而根植于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素以國際視野、都市氣質打響品牌的東方衛視,又當如何在傳統文化的內容賽道上突圍?

      這臺中秋晚會在“國風”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用“都市國潮”開道。

      作為國家級歷史名鎮,朱家角有九條老街依水傍河,千余棟民宅臨河而建,極富江南水鄉之美。晚會把《花好月圓夜》的節目選址于此,在歌聲中呈現“一橋一景”的中式美學。海派剪紙早已是上海的代表性非遺之一,街舞則是伴隨著上海制作的綜藝節目步步出圈的潮流文化。《月燃紙上》將活力四射的街舞融于風格細膩的剪紙,青春舞者與“紙片人”的切換出神入化。曲水流觴、魏晉之風在今天的年輕人里擁有大批擁躉,誕生在上海的彩虹合唱團則是常常出其不意的“爆款制造機”。《食在中秋》把兩者合而為一,在古意潺潺的畫卷里,今人用詼諧唱段勸君“多吃點,哪怕胖一點”,觀眾在莞爾一笑間收獲中秋月餅文化的演變史。

      事實上,登上“朤月東方”中秋晚會的非遺技藝還包括崇明山歌、三林刺繡、練塘糕團、面人趙、皮影戲……但無論何種傳統文化,在AR、VR、XR、反轉空間等熒屏科技的賦能下、在光影魔術手的締造中,都能完美交融毫不違和。在這臺晚會上交融碰撞的也不止于傳統與現代之間,鋼琴與琵琶同奏,美聲與流行合唱,晚會用多重藝術樣式的對話拆解時間的壁壘、次元的屏障,為“都市國潮”注入豐厚又兼具創意的文化內涵。

      用浪漫主義想象結構全篇,再以“都市國潮”貫穿始終,中秋文化與城市基因相輔相成的“朤月東方”在年輕人中收視破圈。00后收視份額超12%,全網熱搜超200個等數據佐證:亮出“都市國潮”的理念,上海亦可在傳統文化的內容賽道突圍。


      轉自: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