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鄉村旅游切忌簡單模仿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6-28





      地處關中平原陜西省禮泉縣煙霞鎮的袁家村,距離西安78公里,全村共有62戶286人,土地面積660畝,沒有名勝古跡和獨特山水資源。最近10年間,依靠旅游產品營造、經營模式創新,袁家村成為陜西省重要的文化旅游村和國家4A級景區。2017年,袁家村游客達500萬人次以上,旅游總收入超過3.8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0萬元以上,2017年底集體經濟積累已達20多億元。


      袁家村的成功引發陜西一批鄉村在發展旅游方面紛紛模仿,一下子,陜西省發展起幾十條以吃為主的鄉村旅游一條街,其中有的經營較好,有的則不景氣,還有的已經“死掉了”。但是,仍有一批風格相似的民俗旅游村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這些項目大多數是由民間資本投資運營的,以鄉村農家餐飲為主基調。


      每個區域鄉村旅游的區位、資源、文化不同,決定了其發展模式理應不同,即便一個很好的模式,也難以保證基業長青。外地人前來學習,往往只看到袁家村外在模式,不大注意探究成功背后的產業支撐因素。當后來者紛紛簡單復制模仿時,袁家村卻已經在轉型,開始布局客棧、酒吧、藝術街區等業態,甚至把民俗商業街的運營搬進了西安市區。


      當前,各地一些開發商紛紛發力特色小鎮建設。但是,簡單地復制模仿也同樣會埋下隱患。比如,西部一些城市在對標杭州、成都時,有的缺乏深入調研,模仿學習了外形,卻沒有找到深層支撐在哪里。須知,杭州清河坊的成功是以老字號商業文化的活化,重現街區的文脈之源,延續千年的南宋文化,融運河文化、美食文化入街,主打杭幫菜;成都寬窄巷子的成功是將城市記憶、生活場景、文化片段、商業空間等有機融合,實現了“文態、業態、形態”三態合一,讓文化可體驗、可享受。旅游是個綜合體,鬧市街區的通達性往往是個先決條件,大家在地面上參觀,卻很少有人想到成都寬窄巷子地下車庫已經深入地下二三層,且直通各主要干道,處處有直梯可達寬窄巷子的地面。


      當社會變革和消費趨勢轉移時,所有小鎮、民俗村的模式都將面臨新的挑戰。其成敗關鍵在于是否有強勢的產業導入與可持續的運營能力,是否符合市場消費趨勢。只有充分利用和挖掘地域文化旅游資源,堅持農村特色和農民主體地位,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發展道路,才是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作者:張燕,單位:陜西省社會科學院)


      原標題:發展鄉村旅游切忌簡單模仿


      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鄉村旅游面臨“成長的煩惱” 需靠品牌上臺階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清明假日旅游市場信息顯示,清明返鄉祭祖后,許多游客選擇就近到郊野景區、公園、古鎮等旅游,回憶家鄉往事,感受風土人情,帶動了鄉村旅游市場火熱。
      2018-04-11
    • 文化和旅游部為何關注這場西部的鄉村馬拉松?

      文化和旅游部為何關注這場西部的鄉村馬拉松?

      近日,一場將要在四川武勝起跑的鄉村馬拉松賽被文化和旅游部官網刊文關注。配圖中一群人奔跑在田野和綠樹環繞中,輕松而暢快,呈現出“體育+旅游”融合帶給鄉村的改變和賦予人的快樂。
      2018-04-13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非遺該做什么來打造品牌?

      無論社會怎么發展,城鄉二元結構都不會變。鄉村是城里人心靈詩意棲息的精神麥田,也是滋養非遺的根脈和土壤。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農業農村領域的具體體現,也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重大機遇。作為從...
      2018-04-16
    • 緊貼農民需求 實現鄉村文化建設的全面復興

      實現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文化的全面振興,只有形成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點的社會主義鄉村文明,才能真正滿足廣大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讓農民的日子越過越舒心。
      2018-04-24

    熱點視頻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