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區不能成為“野史集散地”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02





      近年來,文化旅游熱度漸增。數據顯示,2017年文化遺產類景區總體預訂情況呈火熱態勢,同比2016年增長1.3倍。然而,在群眾文化旅游需求高速增長的當下,景區導游隨意講解、編造奇聞軼事等現象十分常見。景區導游編造一些“聞所未聞”的野史、艷史、宮斗、傳說。導游這邊說得繪聲繪色,游客那邊聽得有滋有味,而面對游客的追問,許多講解顛三倒四、漏洞百出。


      正史不夠,野史來湊。景區導游習慣性編造奇聞軼事,可說由來已久。很多地方的導游講解歷史場景,往往都是夾帶著聲情并茂的調侃打趣,說點真真假假的故事。這對導游來說,算是走完了流程、活躍了氣氛、完成了任務。胡編亂造的景區講解,大多就是這樣“隨口一說隨便一聽”,講的人敷衍了事,聽的人漫不經心。由此,好端端的歷史,淪為了博人一笑的素材。


      景區導游用奇聞軼事講解的原因很好理解:相當一部分導游,本身的人文素養和歷史知識都相對有限,他們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不充分、不到位。再者說,不少文化遺產類景區的歷史,通常都帶有極強的地域性和獨特性。常態化人隨團走、工作流動性極強的導游群體,很難沉下心來對所有景區的歷史淵源都深入了解。


      風景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游客到景點游玩,通過導游的講解可以滿足自己的求知欲,從而增長知識,加深對景區的了解,更好地銘記歷史。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即便一些導游守住節操不胡亂述說“野史”,他們能給游客講述的,也多是那些“大路貨”,自然也沒有太多吸引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滿嘴跑火車大聊特聊野史的導游,投合了游客的獵奇心。景區成“野史集散地”,一定程度上也是市場逆向選擇的結果。


      由于帶團導游都是流動性的,他們也并不需要對自己講解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于他們而言,為旅行團游客講解某個景區,不是為了傳播知識、介紹歷史,而僅僅是例行工作。講解更像一個搞好關系、熟絡感情和積攢人氣的手段,在此基礎上,引導游客后續消費從而賺取返點提成,才是這些導游的利益重心所在。


      為了遏制市場亂象,不少景區都強化了自身解說員隊伍的建設,一方面通過統一的崗位培訓來規范并標準化解說的過程,另一方面則借助與地方文史研究機構加強內容合作以豐富解說的內涵。


      可以期待的是,經過這一系列努力,景區的講解終將跳出奇聞異事、野史秘辛的低俗套路,而真正成為傳承歷史脈絡的橋梁。


      原標題:景區不能成為“野史集散地”


      轉自:光明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安全事件頻發 景區如何才能不再成為“受傷地”

      4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網站發布通知,要求做好“五一”假期及旅游旺季安全保障工作。近年來,旅游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尤其是在景區內,時常出現人身傷害事故。旅游景區安全存在哪些問題?《法制日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2018-04-28
    • 多地景區降價欲擺脫“門票經濟”

      自我國明確提出將推進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后,多地知名景區紛紛調低票價。6月1日,湖北將迎來首批國有景區門票下調。據了解,包括湖北武漢市黃鶴樓、利川市騰龍洞、龍船水鄉景區、通山縣九宮山景區均發布了降價信息。
      2018-05-28
    • “門票經濟”松動 景區去門票化仍非坦途

      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景區門票再次成為游客關注的話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近三個月后,國有景區“門票經濟”迎來更多松動。
      2018-06-01
    • 網紅景區要走遠文化內涵不能少

      近期,重慶旅游在運用網紅經濟方面可謂匠心獨俱,大量網紅景點成為游客及輿論關注的焦點。通過網紅景點的串聯,如輕軌李子壩站、文化遺址公園等景點構成網紅線路,形成獨特的旅游文化景觀。
      2018-06-04

    熱點視頻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