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門景點頻遭垃圾困擾怎么破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03





      每年的七八月份,青海的茶卡鹽湖就迎來了旅游旺季。茶卡鹽湖被譽為“天空之鏡”,湖水與天空一色,藍得沁人心脾,但這個純凈的景點最近卻頻遭垃圾的困擾。


      一則游客拍攝的視頻顯示,茶卡鹽湖邊的棧道上擠滿了前來參觀的游客,游客的腳下則散落著不少顏色各異的塑料垃圾。現場有景區工作人員不斷撿拾著垃圾,同時播放著“請將垃圾扔入垃圾桶內”的廣播。據工作人員介紹,旅游高峰期一天能清理出12噸垃圾,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游客們進入鹽湖內穿著的塑料鞋套。


      類似的新聞并不少見,許多美景一旦成為熱門景點,隨之而來的就是垃圾滿地的困擾。一般而言,越是美好的景色,往往越是遠離城市,回收處理垃圾的成本也越高。在一些山嶺景區,管理部門甚至需要專門聘請“蜘蛛人”來清理垃圾。為了緩解茶卡鹽湖的環境壓力,景區也專門定制了可降解的租賃鞋套,同時安排了近200位保潔人員在景區內巡邏。


      誰也不愿意看到一個垃圾成災的景區。對管理方來說,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清理維護;對于千里迢迢趕來的游客來說,心目中的美景有了瑕疵,也會有些失望。明明是“多輸”的局面,為什么這個難題久治不愈?究其原因,還是一些游客的環境意識太淡漠了。


      垃圾入桶,對于游客來說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對于景區管理來說卻是一個難題。很多人在旅游途中,因為外部少了監管,自身又缺乏責任意識,于是對于平時不起眼的一些小毛病,就從“放松”變成了“放縱”,連垃圾入桶的小事都懶得去做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一方面,景區要加強監管,對于破壞環境的行為,該批評教育的批評教育,該罰款的罰款。另一方面,游客也應提升自己的環境意識。隨意丟棄垃圾看似小事,但垃圾處理卻是一個真實而沉重的話題。雖然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大力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但是在垃圾處理的問題上,很多人依然認為,只要這些討厭的垃圾從眼前消失了就行。從視野中消失不代表垃圾已經妥善回收處理,要維護一個優美的環境,要付出大量看不見的努力。


      中國是垃圾生產大國,對于普通人來說,垃圾處理的簡單、隨意且成本低廉,直接導致了人們對垃圾處理成本的“無感”。在這一點上,不妨借鑒國外的經驗,推行“污染者付費”制度,丟棄的垃圾越多,需要繳納的費用就越多。這樣不僅有利于減少垃圾的產生,更重要的是能夠讓人們切實感受到垃圾處理的壓力,進而倒逼環保意識的提升。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旅游市場也在日益壯大。但是,部分游客的素質仍需跟上社會進步的步伐。無論何時何地,作為一名現代公民,遵守規則,愛護環境,都是一個人基本的素養。因此,當從不亂丟垃圾開始,提升我們的環境意識,展示我們的文明水平,愛護我們腳下的這一方土地。(作者:戎土,系媒體評論員)


      原標題:熱門景點頻遭垃圾困擾怎么破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