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聯姻旅游 北京市旅游委打造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5





      “逃離都市、田園牧歌”的大潮帶火了京郊鄉村旅游,也加速了鄉村旅游提質增效的步伐。在京郊,管理無序、服務單一的傳統農家樂正在逐步升級成標準統一、服務多樣的精品民宿。


      然而,北京市旅游委在盤活京郊旅游資源,推動京郊旅游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過程中發現,“發展缺資金,經營風險大”兩大難題也在制約著京郊民俗戶和小微旅游企業的發展。“為此,旅游委專門設計了兩項服務方案。針對民俗旅游戶貸款難問題,設立了一億元的京郊旅游融資擔保資金,針對經營中抗風險能力弱的問題,建立了京郊旅游政策性保險機制(以下簡稱“京郊旅游保”)。”北京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 “京郊旅游保”撐起鄉村游保護傘


      “一場意外,二十年白干,不如去打工。”雖是戲謔之語,卻反映了大部分京郊鄉村民俗旅游戶心中之憂。京郊旅游場所大多地處山區及河流等地區,一旦發生自然災害或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極易對游客或經營者本身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伴隨著鄉村旅游的日趨繁榮,經營者所要面對的意外事故、法律風險、違約責任等風險也與日俱增。


      怎么讓農民安心地吃上“生態飯”?近年來,北京市旅游委一直在摸索中,2017年3月,“京郊旅游保”誕生了。


      “京郊旅游保”是北京市旅游委推出的第四個旅游金融服務體系,也是全國首個涉及鄉村旅游工作的政策性保險服務體系,著力解決鄉村旅游經營戶保險保障覆蓋面低、抵御風險能力嚴重不足等問題,推動京郊旅游可持續穩定發展。


      在本質上,“京郊旅游保”屬于一種商業保險,鄉村旅游經營戶通過繳納保費,在遭遇意外、經營困難等狀態下,經核定在保險范圍內,就可獲得相應理賠。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共保,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為主承保人,負責承保和理賠的具體工作。


      不同于一般商業保險,“京郊旅游保”以通過市區兩級評定的星級民俗旅游戶、鄉村旅游特色業態和京郊十區3A級(含)以下等級旅游景區為保險對象,并由政府提供80%的保費補貼。在政府補貼的基礎上,經營戶自交保費最低幾十元、最高不超過200元的一份保險,可提供最高30萬元的保險保障,截至目前,“京郊旅游保”已累計為京郊游客提供保險保障逾30億元。


      “京郊旅游保”成立之初,在各區旅游委的大力支持下,承保機構走鎮、串鄉、入戶,推動“京郊旅游保”業務工作落地,累計走訪10個郊區、120余個鄉鎮,組織推廣宣傳活動130余起。到今年10月,“京郊旅游保”承保規模達4455戶,覆蓋率達到72%。


      為保證保險理賠服務質量,承保機構開通理賠綠色通道,為京郊旅游經營戶提供便捷的理賠服務流程,應賠盡賠。“政府補貼80%,自己掏不了多少錢,有了這個保險,我們日常經營活動就更放心了,對得起游客,也對得起自己。” 作為首批受益投保人,密云地區一小型民俗戶主如是說。前不久,該民俗戶在經營過程中,一游客不慎摔傷致骨折。“本少利薄,面對游客的高額索賠,財務壓力陡增。”這時他想起了“京郊旅游保”。安華農業保險在接報后,快速查勘處理,主動案件追蹤,簡化理賠單證等,第一時間完成了案件理賠,將保險賠款打入該民俗戶賬戶,解了燃眉之急。“如果沒有‘京郊旅游保’,經營業務肯定受影響,好不容易累積的品牌和信譽也大打折扣了。”


      截至目前,“京郊旅游保”賠付覆蓋了游客人身傷害、車輛損失、財物損失等多種情景,累計完成理賠案件77件,賠償金額共計16.07萬元;待賠付案件36件,擬賠付金額17.44萬元。“京郊旅游保”將政府補貼資金聚焦京郊旅游經營戶,直接支持京郊旅游經營戶購買責任保險,確保“花錢到位”,直擊“經營戶買不起,保險公司不愿低價承保”的行業痛點。“京郊旅游保”不僅提升了參保率和覆蓋面,更成為以較小保費支出獲得大額保險保障的有效實踐者,破解了農業保險和旅游業雙向供給不足的尷尬局面,走出了一條 “農業+旅游+保險”發展的新路子。


      一年多來,“京郊旅游保”屢獲殊榮。原中國保監會“保險業服務農業供給側改革”重點項目、北京保險行業2017年“十大”保險品牌……經營主體、旅游消費者、相關政府部門多方共贏局面已然形成。


      ■ 融資擔保盤活閑置鄉村資產


      2014年10月,經北京市政府同意,北京市旅游委、北京市農業融資擔保公司共同建立了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該體系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方式,由市級財政出資1億元,設立專項擔保資金,委托北京市農擔公司負責資金托管及擔保業務的日常運營,托管周期為5年。


      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重點支持的領域為在北京市行政區域范圍內從事旅游項目開發、民俗旅游、觀光旅游、旅游商品開發銷售和旅游新業態等旅游產業全鏈條(吃、住、行、游、購、娛)等相關的項目經營主體,包含中小微企業、農村合作組織、民俗旅游戶,3A級及以下等級旅游景區。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建立后,采取了多項創新性的做法和方式,來支撐京郊旅游業發展。


      創新項目評審方式,以旅游企業經營規模、消費價格、消費季節、消費人數等綜合指標推算經營收入的方式,逐步建立起符合郊區旅游項目經營特點的評審方法和手段,并改變以往擔保機構只接受抵押物的常規做法,實行有針對性的反擔保措施,如對民俗旅游戶的貸款,只需家庭連帶擔保,或村委會組織提供擔保,或由有穩定工作收入的第三方提供個人保證即可;對旅游新業態企業和景區等項目,則采用資產抵押、信用連帶保證、股權質押及經營權質押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反擔保。


      與北京銀行、北京農商銀行、郵儲銀行北京分行等近30家金融機構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面向民俗戶、旅游新業態、旅游景區項目推出普惠制融資擔保產品,其中民俗戶可給與最高40萬元信用擔保額度,新業態企業可給予最高200萬元信用擔保額度和500萬元抵押擔保額度,景區按級別最高可給予300萬元信用擔保額度。貸款期限1-3年,最多可放寬至5年。


      研究推出“農宅保”旅游擔保產品,通過“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聯動融資模式,支持鄉村農宅的旅游開發、改造與運營鼓勵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民住房發展精品民宿等高端休閑旅游業態。延慶區低收入村劉斌堡鄉下虎叫村是首個受益于“農宅保”產品的遠郊村,由該模式打造的精品民宿——山楂小院已經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民宿。


      山楂小院由精品民宿品牌隱居鄉里負責運營。創始人陳長春介紹,本身農宅并不能作為融資抵押物,但是通過“農宅保”卻盤活了整條產業鏈。村集體成立旅游合作社,作為融資主體,對閑置農宅進行集中管理;隱居鄉里則作為輕資產管理方,提供民宿項目策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等服務,并給予合作社的收入分成作為還款來源;農民收取租金并參與分紅,還可獲得打工收入。“‘農宅保’以農民為發展主體,調動了農民參與鄉村旅游的積極性,政策性補貼又降低了融資成本,京郊有很多閑置農宅,是一種可快速復制的發展模式。”陳長春說,現在平均一個院子的年收入在40萬左右,刨除運營等成本,每年就可以分給農民利潤12萬,村子三年即可回收建設成本,實現純收入。


      在“農宅保”的扶持推動下,目前“山楂小院”、“先生的院子”、“左鄰右舍”、“原鄉里”、“瓦藍”、“魚塘”等一批精品民宿項目得到迅速發展,正在成為京郊旅游的新亮點。


      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的建立,是政府創新投資方式,從直接投資轉向引導投資,通過市場機制引入金融資本發展京郊旅游的創新嘗試,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具體實踐。據北京市農擔公司統計,截至2018年7月底,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累計批準項目1116個,批準金額242714萬元,其中銀行放款項目907個,放款金額177029萬元,在保責任余額118963萬元。


      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也促進了旅游與農業融合發展,推動京郊農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帶動京郊農民通過發展旅游實現創業增收。門頭溝區低收入村的“潭柘厚院”,在擔保資金的支持下逐步建成了極具山村特色且設施齊備的服務設施,不僅吸引了眾多的都市游客,也讓21名低收入戶實現本村就業。據統計,京郊旅游融資擔保服務體系已累計為低收入村的企業和經營戶提供約4000萬擔保融資支持,涉及5個區13個低收入村。


      北京市旅游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持續擴大京郊旅游融資擔保體系的影響力,更好地發揮該平臺對鄉村民俗旅游發展的推動作用,未來北京市旅游委將進一步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構建完善金融拉動京郊旅游發展的大產業格局。(文 魏昕悅)


      原標題:金融聯姻旅游 助力農民增收 北京市旅游委打造鄉村旅游發展新模式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