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象絲路”敦煌文化講座與藝術體驗活動在京舉辦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9-17





      9月12日中秋節前夕,由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文創產業專項基金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聯合主辦的“意象絲路”敦煌文化講座與藝術體驗活動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據悉,活動旨在推廣和促進絲綢之路文化的弘揚和發展、豐富公眾對敦煌文化和藝術的了解和欣賞。活動由四個板塊組成,包括“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展”專場導覽;著名藝術家常沙娜、西北師范大學敦煌學院院長田衛戈敦煌文化講座;敦煌學院師生展示壁畫舞蹈及原創劇目演出和敦煌舞公眾互動,共同為觀眾奉獻了一場豐富的敦煌文化盛宴。

      傍晚時分,圓月初上,觀眾們來到博物館三層展廳,參加“花開敦煌——常書鴻、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專場導覽活動,展覽已累計吸引了近40萬觀眾。在導賞員的帶領下,觀眾欣賞展出的敦煌繪畫作品,聆聽常書鴻和他的女兒,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常沙娜一生致力于敦煌藝術保護、傳承與弘揚的感人故事,大家在沉醉于敦煌藝術之美的同時,也為“兩代藝術家、一生敦煌情”的精神所感動,更對即將進行的展演環節充滿了期待。

      在“敦煌飛天”演員精彩的序幕表演之后,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理事長耿靜發表了致辭,她回顧了基金會在敦煌藝術群保護與發揚方面所做的工作。常沙娜在接下來的文化講演中談到,今天的敦煌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條件改善了很多,希望敦煌藝術能夠在一代代人的傳承中煥發新的光彩。

      田衛戈以《大漠情懷:敦煌藝術的美育傳承之路》為題,向大家講述敦煌藝術在當地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的探索和成果,并現場介紹了以敦煌壁畫研究為基礎的敦煌舞經典舞姿的涵義與淵源。

      帶著對敦煌文化藝術的進一步了解和對莫高窟精神的敬佩,觀眾期待已久的藝術展演和體驗拉開了帷幕,敦煌學院的師生們精心呈現了《西域羯鼓》舞段、《雙頭佛的傳說》劇目以及原創劇目《初印香音》、《菩薩》,并現場表演了壁畫復原組合《伎樂天三十六姿》。

      演出以讓藝術“活起來”的形式,使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敦煌藝術。通過現場文學講述,讓觀眾在欣賞舞蹈的同時了解了背后的故事和淵源,更深切地感受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表演結束后,師生們和現場觀眾進行互動,現場教授《伎樂天三十六姿》中的動人姿態,觀眾們也紛紛跟隨揣摩每一種姿態的獨特魅力,親身體驗傳統文化之美。

      當晚活動同時也作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館三年系列活動之一。主辦方希望通過文化講座和藝術體驗的形式,讓更多的觀眾能夠近距離感受以敦煌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記者薛楓)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多措并舉穩外貿 動力強勁底氣足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