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售破千萬 文創產品如何打響“上海牌”?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01





      董其昌大展文創銷售額逾千萬,紅色文創《黨員紀念冊》走紅網絡,海派文化衍生品“海上磚”打開市場……近年來,上海打造出一批叫得響、拿得出的文化創意產品品牌,擦亮“上海文化”名片。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市博物館設計開發的文創產品總數已超1.2萬種,2018年全市博物館文創產品銷售額5400萬元。

      溯源牌:打造本土IP

      松江是“上海之根”,擁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傳統。書畫大家董其昌正是出自這里。本月初剛剛收官的上海博物館“丹青寶筏——董其昌大展”,文創銷售額逾1300萬元,成為首個完全由上博自主研發文創產品、銷售額突破千萬的特展。

      董其昌大展的文創產品新意迭出:有可以吃的“董其昌”——松江米糕、綠豆糕,有可以喝的“董其昌”——帶有董其昌山水作品拉花的咖啡,有可以戴的“董其昌”——“煙云供養”系列……其中,米糕和綠豆糕尤其令人耳目一新,它們從研發靈感到原料、生產,都源自于董其昌的故鄉上海松江。為此,上博的文創團隊在松江進行了長時間采風,每塊米糕上書的圖案均出自董其昌的鈐印“玄賞齋”中的“玄賞”二字,形狀更接近鈐印本身。

      從2002年的“晉唐宋元國寶展”開始,上海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就悄然興起;至2016年的“元代青花瓷器展”規模初成;2018年的董其昌大展,根據“秋興八景”圖冊設計的眼鏡布、書簽、膠帶紙受到大家的追捧,觀眾觀展盡興而歸之余,還能把藝術之美帶回家。上海博物館文創中心主任胡緒雯總結經驗說:“文創的意義‘文’之外還在于‘創’。團隊前期精心研究,確定文創產品的定位,以社會大眾需求為導向,以展覽內容為支撐,深入挖掘文物和展覽的內涵。”

      紅色牌:開拓資源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上海紅色文化最重要的地標之一。作為上海8家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試點單位之一,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不斷挖掘獨特的紅色資源,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拓展紅色文化覆蓋面。從2016年開始試水文創以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已推出“黨的誕生地系列”、“不忘初心系列”、“館藏文物系列”等50件(套)文創產品。

      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文創團隊看來,新時代紅色文化傳播與紅色文創之間存在著互動關系。“互聯網+”時代為紅色文化迅速傳播提供了廣闊平臺。2018年,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推出紅色文創《黨員紀念冊》,并聯合東方網開啟“點亮中國夢,把‘館藏文物’帶回家”線上推廣活動,向全國黨員征集對初心寄語,收獲紅色文創。活動上線一周,吸引了近千人參與,訪問量達到近4萬次,紅色文創《黨員紀念冊》成為“網紅爆款”。

      據介紹,紅色文創《黨員紀念冊》由“鎮館之寶”——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譯本8月版和9月版衍生而來,以“讓文物活起來”的原則進行研發設計,深入發掘保護革命文化、紅色文化,充分發揮了紅色文化原創力和集聚力。一大會址紀念館黨總支副書記、副館長宋依璇說:“紅色文創是紅色文化的一種很好的傳播方式,文創產品本身有實用功能,我們再以美的方式融入革命教育,可以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了解黨史、親近黨。”

      原創牌:砌上“海上磚”

      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做好文創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與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相結合。上海一游未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臻也十分認同這個觀念,對上海歷史建筑進行二次創作,推出的“海上磚”系列備受青睞。

      早在2006年,王臻所在的“鉦藝廊”就開始做中西合璧的工藝品、設計師原創產品,積累了研發文創產品的經驗。他們掌握的歐洲手繪琺瑯釉面磚工藝,能為修繕上海歷史建筑提供老瓷磚的原貌復刻,完美實現歷史建筑細節之處的“修舊如舊”。

      三年前,他們想到以老瓷磚為核心元素,打造海派文化衍生品。應運而生的“海上磚”是上海一游未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個產品系列,以徐匯區六棟優秀歷史建筑為主題,有裝飾盤、收納碟等,兼具文化性、裝飾性和實用性,獲得了文物保護單位、企業機構、消費者的關注,敲開了市場的大門。2018年,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委托其開發了宋慶齡故居系列之“海上磚”文化衍生品,涵蓋文房用具以及館內紀念品等。

      “只有根植于上海本地優秀文化,努力汲取靈感和養分,我們的創造力才有可能提升到更高的層面,才有機會形成獨樹一幟的競爭力。”王臻介紹,今年將開展新一輪宋慶齡故居衍生品的開發。目前,一游未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已經與上海博物館、上海歷史博物館等13個文化旅游地標建立了銷售渠道,并與衡山馬勒別墅飯店、上生·新所等開展深度合作,共同研發相關文創產品。

      原標題:銷售破千萬、走紅網絡……文創產品如何打響“上海牌”?

      轉自:東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中國人民銀行: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勢在必行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