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韻“火”起來,先要“活”起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逯海濤    時間:2021-10-20





      “一抹濃紅傍臉斜,妝成不語獨攀花。”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一群妝容精致的“南宋”小姐姐“穿越”到了杭州河坊街,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迎來了開街二十周年主題活動暨宋韻文化項目發布會。精致典雅、詩情畫意的宋韻文化,是具有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的重要文化標識,越來越具有民間熱度。


      宋韻到底是哪種“韻”?不久前召開的浙江省委文化工作會議有這樣的描述:整體推進南宋皇城遺址綜合保護,系統開展宋韻文化研究傳承和南宋文化品牌塑造,從思想、制度、經濟、社會、百姓生活、文學藝術、建筑、宗教等方面,展示多元包容、百工競巧、追求卓越、風雅精致的宋韻文化氣象。從杭州鳳凰山一帶的月巖、圣果寺遺跡,到蘇軾率領杭州百姓疏浚淤泥、在西湖中筑起的一道長堤,再到氣象萬千、風景如畫的山陰道上……浙江的山水之間,宋韻文化之“余韻”繞梁不絕。

      這樣一種古典的氣象,如何投射到我們當下的生活?回答這一問題,先要讓宋韻重新走入我們的視野,如同開啟一個七八百年前的“盲盒”,拂去時光之塵,讓歷史再次鮮活、讓余韻再次生動。

      這種“復活”,不是生硬的復制,而是一種精神和氣質上的再現。歷史已然過去,我們只能從殘存的片段中,恪守尊重歷史的態度盡量復原、呈現。如果不顧客觀條件生硬地復制,有可能會照虎畫貓,讓假古董曲解了真歷史。有的地方以傳統節日為切口,借助技術的賦能,激發觀眾共情,實現融媒體傳播,通過打造系列傳統文化經典IP,很好地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這可以給我們“復活”宋韻文化提供一種思路,那就是抓住“神”比復刻“形”更加重要。只有深刻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抓住傳統文化的神韻,才能讓余韻變得經典又鮮活。

      這種“復活”,不只是通過博物館中的展品來實現,更需要激活更多當代人的生活想象。宋韻文化是兩宋文化的精華和精彩所在,是物質和非物質遺產中表現出來的進步思想、高尚情操、哲學理念、美學觀念、文學造詣、藝術格調、匠心精神和生活風尚等文化價值和人文特色,是浙江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宋韻文化的歷史研究、考古發掘、項目建設等工作,需要喚醒大眾的美學意識、引領大眾崇文向善,并且使之成為可與世界對話的一種生活方式。也許,傳統文化應該更好地嵌入當下的生活方式,與時代精神共生并存,這才是延續傳統文化該有的模樣。比如,在今年東京奧運會閉幕式上的“巴黎八分鐘”中,一位騎小輪車的女孩在巴黎各大建筑屋頂的騎行驚艷了世界。當下,打造宋韻文化金名片,也不應忽視這樣的轉化,要通過加速推動各類文化資源與宋韻文化的融合互進,打造出更多具有浙江特色的標志性南宋文化品牌、文旅品牌。


      轉自:浙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