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辦春晚 年味照樣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朱海洋    時間:2022-02-07





      掛上紅燈籠、貼上紅對聯。近日,黃黎明從縣里請來舞獅隊,敲鑼打鼓、走村串戶,還有專人跟拍。這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村里持續了10多年的春晚停辦。2022年,拍成短視頻上傳抖音,年味照樣濃,關鍵能讓更多人看到。


      浙江省新昌縣有200多座農村文化禮堂,自打2014年起,全縣鋪開辦“村晚”。大伙兒搬出拿手好戲,農民自導自演,上臺前還得比拼一番。為了過春節,縣里這回另辟蹊徑,發起“客廳春晚”。不論市民農民,不論專業業余,才藝展示、民俗年味、拜年祝福,都能分享。

      黃黎明是澄潭街道梅渚村的黨總支書記。梅渚村算得上縣里自主辦春晚最早的一批村。兩個小時的晚會,節目輪番登場,讓人拍手叫絕。出了新花樣,梅渚村自然不甘落后,早早開始準備,新老村民都忙開了。

      “老村民”王菊香,6歲開始拿剪刀,如今年近耄耋,還在剪紙。往年“村晚”,演小品、跳舞蹈、唱越劇,文藝骨干王菊香最是活絡。兩年沒上臺,聽說有“客廳春晚”,王奶奶特意邀來返鄉的大學生盛家鈺,現場手把手教,剪出一個個“春”“福”字來。

      “新村民”劉毅也沒閑著,一大早借來石臼,和好友相約打麻糍。劉毅是“竹編大師”,村里還有“根雕大師”“微雕大師”,藝術家們掄起石錘亦有模有樣。這些村里請來的新鄉人,平日除了自己搞創作,還時不時聯手辦研學,如今和街坊鄰居“打成一片”,線上“村晚”自是少不了他們。

      這頭舞獅,那廂剪紙,另一邊麻糍噴噴香。走進小臺門,放寒假的孩子們正學著捏泥人……這些都成了拍攝素材。黃黎明告訴記者,2021年進村游客有45萬人次,尤其水幕電影上映后,國慶假期天天爆滿,眼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游客雖少些,年味卻不能減。

      “這兩年,我們轉危為機,不追求游客量,而是注重服務能力提升,讓他們留下來。”黃黎明說,現在,來梅渚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消費上去了,“秘訣就在像咖啡點、小書屋這些新業態。我們也希望借線上辦‘村晚’,吸引更多年輕人。”

      2021年,梅渚村旅游收入達500多萬元,光圍繞吃,就開了10多家店;村集體經濟收入505萬元,其中經營性收入35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5.2萬多元。接下來,村里還計劃推出一系列舉措,鼓勵百姓參與創業創富,通過吃“旅游飯”來實現共同富裕。

      新昌縣委宣傳部文化科科長楊曉霞介紹,“客廳春晚”活動正式啟動前,已有10多萬的播放量,接下來,將會有更多“村晚”節目亮相線上,縣里也將邀請一些才藝高手參演。從請你來演,到我要來演,再到在家里演,一場全民自主秀文化的迎新春狂歡正迅速升溫。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