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鄉土手藝到國際訂單:鳳翔泥塑的產業化破局與年輕化突圍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5-29





      六營村坐落于寶雞市鳳翔區,這里被譽為“中國泥塑第一村”。


      還未進村,遠遠就能看到村口擺放著一尊20多米高的巨型“泥塑坐虎”。進入村里,泥塑村一條街串聯起家家戶戶的泥塑加工作坊。這些年,六營村泥塑產業實現抱團,發展勢頭喜人。如今,全村200多戶、上千人從事泥塑產業,泥塑產業年產值超4000萬元,泥塑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村里還建了泥塑傳習所、體驗園,“非遺+文旅”的路子正越走越寬。


      鳳翔泥塑始于先秦西周時期,當地人稱“泥耍貨”,采用蝌蚪紋、蛙紋,鳥紋、蝠紋、蝶紋、鋸齒紋、云紋、蘭草紋、艾草紋等八種傳統紋樣勾勒描繪,又以白、青、黑、赤、黃對應金、木、水、火、土五行,其色彩艷麗喜慶,造型夸張,歷史底蘊濃厚。


      2006年,鳳翔泥塑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鳳翔泥塑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以及較高的民俗文化、民間藝術和美學研究價值,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尤其是開始受到一些年輕受眾的喜愛。


      抱團升級 “泥娃娃”撬動千萬產值


      在六營村,鳳翔泥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胡新明的“新明泥塑工坊”是眾多泥塑加工作坊的佼佼者和引領者。從藝以來,胡新明曾代表中國傳統民間藝人出國展示鳳翔泥塑的魅力,作品三次登上生肖郵票,在2017年元宵晚會上,胡新明帶著泥塑“鳳尾雞”向全國觀眾推介陜西鳳翔泥塑。


      據胡新明介紹,2002年、2003年,鳳翔泥塑登上生肖郵票后,自此鳳翔泥塑產業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時光,產品價格和市場訂單一下就起來了。因為市場訂單大,由此帶動了整個村子的泥塑產業,“在我們這兒,有一條不成文的鄉約鄉俗,就是產品設計的版權問題只在村外,村內沒有你我之說。我家有一個模具,你拿去做,他拿去做,大家都可以拿去做。有訂單,大家可以一起做”。彼時正是打工潮爆發期,鳳翔泥塑產業發展持續走高,村里的人不出遠門,就能在家靠手藝掙錢致富。


      多年來,胡新明通過持續研發,不僅創作出了20多個規格180多個泥塑新品種,還破解了傳統泥塑作品生產制作效率低、成本高、周期短、易碎等缺陷。這些可以變成“金娃娃”的“泥娃娃”如今不僅“摔不爛”,在嚴格的質量把控下,大的市場訂單還可以實現流水線分工作業。


      由于緊隨文旅發展趨勢,新明泥塑工坊發展面貌蒸蒸日上。2019年,胡新明投資300多萬對原館設進行了改善擴建,極大提升了非遺工坊的承載力。2020年,新明泥塑工坊因其開創的“文創聚集,橫向聯合、規模生產、全民消費、旅游研學”的產業發展模式經濟效益凸顯,被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評選為第一批省級非遺工坊。


      而今,新明泥塑工坊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閉環合作模式,即首先通過公司技術研發和成果性生產,經過市場驗證和對外宣傳推廣成功后,再通過合作社免費對各下屬生產加工農戶進行彩繪泥塑知識和技能培訓,之后組織農戶按標準要求進行量化產品及包裝加工生產,最后由公司合作社統一銷售,直接帶動周邊320多人實現就業。


      90后接棒 讓泥塑“萌”進生活


      受家庭環境影響,胡新明的兒子,90后傳承人胡錦偉從小對泥塑藝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上大學時,他專門選報了產品外觀設計專業。畢業后,他就返鄉跟隨父親,傳承非遺薪火。幾年來,他先是給鳳翔泥塑進行了包裝升級,同時將不同形態的泥塑圖案與生活用品相結合,設計出了各種印有泥塑元素的衍生品,后又開發了萌寵、泥塑體驗包等爆款產品。2023年底,為迎接龍年到來,胡錦偉根據龍生九子的古代神話傳說進行了新的創意設計,一度爆單供不應求。


      在胡錦偉看來,相較傳統的泥塑作品,現在的年輕人更喜歡輕松活潑且富有萌感的非遺文創作品。因此,在進行外觀設計的時候,也會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消費偏好,適當做一些傳統元素的減法和現代創意的加法。


      為進一步帶動當地其他非遺的傳播發展,胡錦偉還增設開發了社火臉譜、剪紙、木版年畫等研學課程,邀請專業老師前來講解,豐富區域非遺研學的系統性。如今,除西北大學、西安美術學院等高校師生外,工坊還與當地幾十所中小學校達成學生傳統文化體驗合作協議,每年吸引數萬人次來此研學習作、傳承體驗。


      變與不變間 紋飾色彩守根脈


      這幾年,非遺與各行業的跨界融合漸入佳境,“非遺+國潮”發展勢頭也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近非遺、愛上非遺,鳳翔泥塑本身的文化內涵和功能價值也正在被他們發掘和重視。


      “泥塑文化源于我們老百姓在日常勞動生活中對幸福、平安、健康生活的美好希冀,它本身蘊涵了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作為非遺傳承人,我希望通過非遺技藝將中國老百姓身上的智慧勇敢、積極向上、不怕苦不怕難的生活態度與精神風貌展現出來。”胡新明談到,當下,就鳳翔泥塑而言,從歷史角度,要把它本身的厚重感表現出來;從美學角度,則要把它的藝術功能展現出來;從民俗應用角度,要將它與我們當下的生活功能應用結合好。


      胡新明認為,鳳翔泥塑的創新傳承要堅持“兩變兩不變”原則:造型、材質可以變,泥塑的靈魂紋飾和色彩不能變。“必須借助現在的消費節奏帶著傳統文化走,讓傳統文化進入現代的生活節奏里。”


      近年工坊先后與陜西師范大學、西安美院、西北工業大學等數十家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在緊跟市場消費趨勢的同時,如何與高校的專業設計力量形成良性互動,賦予鳳翔泥塑更多現代、時尚元素,也一直是工坊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談及此,胡新明表示,他希望可以舉辦一場鳳翔泥塑文創大賽,吸納更多年輕的力量加入,助力鳳翔泥塑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其可以觸及到更多生活場景。(記者 魏金金)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