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遺文化傳承需要“新瓶裝老酒”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01





      近日,粵劇大師在線直播非遺文化,吸引了近16萬網友同時圍觀,這是“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的效果。粵劇是非遺文化,是老酒;在線直播是當下流行的傳播方式,是新瓶。老酒要得新瓶裝,老酒新瓶必須相得益彰才能抓穩人心,長駐人心,特別是對于年輕一代。


      夏蟲不知冬雪、井蛙不知大海,不了解可能會誤解、不認知可能會“無知”。沒看過高水平的粵劇演出,沒見過高水準的大師表演,就無法探知粵劇之精妙,就無法欣賞粵劇之華美。


      因而,要讓非遺文化這杯老酒輕松入口,就要講究眼緣、口感和持久度。在線直播是好眼緣,非遺大師的精湛技藝、潤物無聲的長久展示是口感和持久度。


      一花開招來百蝶飛,非遺文化、傳統文化要想更好傳承,就要借助互聯網,主動適應年輕人的口味,走進年輕人的世界,讓非遺文化、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染年輕人、引領年輕人、成就年輕人。如此,傳統文化才會勃勃生機、生命煥發、傳承千古。(徐圣娥)


      原標題:非遺文化傳承需要“新瓶裝老酒”


      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北京:政府應設立“非遺”保護專項資金

      北京市法制辦昨天就《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向社會征求意見。《條例》提出,政府要設立專項資金保護“非遺”。
      2018-03-30
    • 舌尖上的“非遺” 留存一座城的味道

      濟南就是一座美食之城,多少令人流連的老字號,品一道招牌菜,就是在回味一段歷史;多少“名優小吃”,嘗一口“絕美口味”,就能覺察到當地人熱情、淳厚、樸實的真情義。而這其中,不少美食已被列入了各級非遺名錄,那些歷經歲月的味...
      2018-03-30
    • 青海非遺傳承人:傳承技藝更能增加收入(圖)

      青海非遺傳承人:傳承技藝更能增加收入(圖)

      3月29日,在青海省美術館展出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青海成果展上,土族盤繡傳承人席金花一邊正在繡著太陽花,一邊告訴記者說,靠著盤秀的手藝,她的生活已是大有改善。
      2018-03-30
    • 非遺“熱”下的“冷”思考

      非遺“熱”下的“冷”思考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體現和彰顯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和內容,新的歷史時期,必須遵循自身發展規律,既要在堅守和傳承中汲取營養,保持文化定力,也要在發展中看到隱憂,在熱度中保持冷靜,順勢...
      2018-06-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