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牘中國丨“如果沒有簡牘,我們如何確認懸泉置是西漢遺址?”

      遙望2000年前,絲綢之路上曾有一座重要的樞紐,像長長的絲巾挽出的一個精美花結,分外奪目。它曾是漢代設于河西地區交通線上的一座規模較大的驛置,留下了35000多枚簡牘,生動詳細記載了絲綢之路上那段光輝歲月。
      2023-08-04
    • “非遺”進大運村啦!運動員們現場體驗了哪些技藝?來看→

      阿曼蘇丹國代表團運動員阿卜杜爾?拉赫曼:我跟老師學會了如何制作風箏,等天氣合適很希望去放風箏。還有這些面具、剪紙,在非遺課堂學習制作這些用了大概兩個小時。我要把這些特別的禮物帶回家。我很喜歡中國文化,剪紙上簽的...
      2023-08-04
    • “東方人類的故鄉”泥河灣已啟動“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中國首次舉辦的考古科學大會7月29日至30日在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泥河灣遺址所在地河北省陽原縣舉行,陽原縣委宣傳部大會期間向媒體提供的信息披露,泥河灣“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目前已經啟動,爭取今年進入《中國...
      2023-08-03
    • “中國陶瓷史上第一抹彩虹”紅綠彩瓷:千年技藝賦能鄉村振興

      紅綠彩瓷是在1200度高溫下燒造而成的白釉瓷上,用筆蘸取紅、綠、黃等彩料勾畫出紋飾,再次入窯在800度左右的溫度燒成。拉坯、修坯、素燒、手工打磨、透明釉、入窯燒制、彩繪……一塊高嶺土變成紅綠彩瓷,要經過72道工序。
      2023-08-03
    • 柯爾克孜族英雄史詩《瑪納斯》在新疆傳唱何以歷久彌新?

      地處天山和昆侖山交界的克州,是中國唯一的柯爾克孜族自治州。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柯爾克孜族人擅長用傳唱的方式記錄民族歷史,在歲月的長河中匯聚成長達23萬余行的史詩《瑪納斯》。
      2023-08-02
    • 數字化如何賦能非遺傳承?專家:須理性構建文化為“內核”的專業體系

      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主辦的第二屆非遺數字論壇29日在內蒙古扎魯特旗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數字化賦能非遺傳承‘新活態’”,旨在通過數字技術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社會傳播和全民共享,加強全社會對非遺的...
      2023-08-02
    • 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有哪些亮點

      驚艷亮相的三星堆博物館新館外觀集合三星堆原生態形象,三個體量單元朝向遺址區方向,形成博物館與遺址區之間的空間對話;內容展陳通過1500余件(套)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呈現,借助高新科學技術,全面、系統地展示了三星堆考古發掘...
      2023-08-01
    • 浙江杭州打破“周一閉館”國際慣例 倡“每天有博物館可逛”

      浙江杭州打破“周一閉館”國際慣例 倡“每天有博物館可逛”

      博物館逢周一閉館,是國際通行的慣例。但這一慣例將在浙江杭州被打破。7月30日,記者從杭州市園林文物局(下稱“杭州園文局”)獲悉,31日起,杭州將調整該市52家市屬國有博物館的開放時間,實行分類錯時開放。屆時,市民游客在...
      2023-08-01
    • 元謀猿人遺址新一輪考古發掘啟動

      寫入中國歷史教科書第一課的“元謀人”,是我國境內發現最早的人類。1965年5月,在元謀縣老城鄉大那烏村東首次發現了元謀猿人遺址,將中國早期人類發現歷史向前推進到了距今170萬年前,對揭示東亞地區早期人類演化和發展歷史具...
      2023-07-31
    • 三星堆近600件文物首次亮相

      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開始試運行。新京報記者從三星堆博物館獲悉,去年3月,三星堆博物館新館破土動工,16個月之后正式落成。三星堆博物館新館是目前西南地區建成的最大的遺址類博物館單體建筑,占地面積91畝,分為地上2...
      2023-07-29
    • 夏日探訪“世遺福地”清西陵:感受清代皇家陵墓群的文化印記

      從河北省保定市易縣縣城驅車西北行十余公里,就到了坐落在永寧山南麓的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清西陵是我國距今最近、保存最完整、建筑品類最齊全、歷史原真性最突出的清代皇家陵墓群。炎炎夏日,走進清西陵,留存的遺址矗立...
      2023-07-28
    • 吉林延邊非遺歌舞歷久彌新:“Z世代”接過傳承火種

      當經典歌曲《紅太陽照邊疆》的前奏響起,27歲的尹榮勛用燦爛的笑容面對觀眾,隨即甩動頭上的象帽——帽子上幾米長的飄帶旋轉如風,狀如舞動的“彩虹”。尹榮勛隨著節拍控制肢體,與其他演員共同營造出歡快的舞臺氣氛。
      2023-07-28
    • 專家“世遺之城”共話世界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7月25日是泉州世界遺產日。當天,“世遺之城”福建省泉州市舉辦“世界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外世界遺產研究領域的50多位專家學者共話世界文化遺產的活化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2023-07-27
    • 走進福建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沉浸式體驗宋元冶鐵“遺音”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項目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6處世界遺產。該項目由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關聯環境和空間構成,安溪青陽下草埔冶鐵遺址就是其中之一。
      2023-07-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