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響詩篇《長城》——為合唱、獨唱與交響樂隊而作”8月30日晚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上演。
在國家一級指揮、天津交響樂團團長董俊杰的率領下,天津交響樂團百人樂隊聯袂中央音樂學院合唱團、北京音樂家協會合唱團、天津交響樂團(附屬)合唱團,攜手男高音歌唱家張喜秋、女中音歌唱家蔡靜雯、琵琶演奏家張雅迪,以約300人的龐大陣容為首都觀眾奏響激蕩人心的樂章。
交響詩篇《長城》由作曲家張千一、詞作家屈塬這對著名搭檔共同創作,由“東方大墻”(混聲合唱)“筑城”(混聲合唱)“望夫石”(女中音獨唱)“破陣子”(男聲合唱與琵琶、中國大鼓)“一根蠶絲有多長”(混聲合唱)“飛舞的大刀”(混聲合唱)“風云沒有遠去”(男高音獨唱)“長城萬歲”(混聲合唱)8個篇章組成,筑起一道詩與樂的長城。
在氣勢磅礴的旋律中,第一篇章“東方大墻”概括性地展現了長城厚重的歷史意義,為觀眾打開了走進“長城”的藝術之門。隨后,“筑城”“望夫石”“破陣子”“一根蠶絲有多長”“飛舞的大刀”等篇章從不同視角詮釋了藝術家眼中的長城。
整個樂隊以跌宕起伏的交響音色,描繪了萬里長城的宏偉壯觀和悠久歷史,抒發了對長城的無限熱愛。為觀眾帶來情感豐沛、引人深思的音樂體驗。
“交響詩篇《長城》——為合唱、獨唱與交響樂隊而作”音樂會由中共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該作品于6月28日首演于首屆天津音樂節,并于8月16日亮相第36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榮獲全國優秀交響樂作品展演優秀作品獎。“在天津、哈爾濱兩地演出后,此次晉京演出意義更為重大,天交也做出了巨大努力。”董俊杰表示,“我們要以交響樂這種世界性語言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華氣魄,挺起中華脊梁。將來還要在全國開展巡演,讓《長城》奏響世界的舞臺,將長城精神世代相傳。”(記者 應妮)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