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報:主流媒體應擔負起健康科普的重任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4-23





      據媒體報道,針對多個品牌即食燕窩被質疑97%是冰糖水、營養不如雞蛋的說法,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燕窩市場專業委員會日前回應稱,即食燕窩中3%燕窩加97%冰糖水屬于合理配比,符合燕窩科學食用方法。


      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燕窩營養價值不如雞蛋”等網文,主要出自一些養生類自媒體,而非權威機構。在移動互聯網普及的今天,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和朋友圈等契合當下碎片化的閱讀潮流,已成為大眾獲取資訊的重要途徑。在這些資訊里,養生文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成為很多人閱讀、轉發的“香餑餑”。然而,很多養生自媒體的經營者是個人,推出的養生文章經常是各處隨意摘抄、東拼西湊而成。為了流量利益,不少自媒體或蹭熱點,或做標題黨,兜售各種真假難辨的養生知識。


      在老齡化進程加速的今天,老年人口不斷增長,保健品需求旺盛。現在的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信息雜亂,太多的東西似真實假,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人很難獲得科學的信息,也就容易上當受騙。這樣的現實情況,凸顯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將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作為2030年目標重要一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對于提高全民健康素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作了全盤規劃,包括“建立健康知識和技能核心信息發布制度,健全覆蓋全國的健康素養和生活方式監測體系”“建立健全健康促進與教育體系,提高健康教育服務能力,從小抓起,普及健康科學知識”“各級各類媒體加大健康科學知識宣傳力度,積極建設和規范各類廣播電視等健康欄目,利用新媒體拓展健康教育”等。


      讓這些措施落到實處,需要公眾增強自身判斷力,選擇正規、權威渠道獲取信息,更需要政府部門、科研院所、媒體等各司其職、各展其能。政府部門應重視信息化時代的健康資訊傳播,鼓勵專業人士從事健康科普工作。科研院所、專家、醫療工作者等則應主動作為,依靠APP、微信群和朋友圈等渠道,開辟健康科普“正規軍”的陣地,傳播正確的健康知識。


      對媒體而言,則應充分發揮搭建平臺、聚合各方的效能,積極參與健康科普事業。4月14日,光明網健康科普傳播智庫成立,并向首批17名榮譽顧問、133名專家顧問、27家顧問機構等共計177名顧問成員授牌。這個科普平臺聚合了公立三甲醫院核心科室的資深專家、大型優秀醫療科研機構的相關負責人等,健康科普料將產生倍增效應。


      以燕窩為代表的傳統保健品行業,一方面,應通過適宜、有效的渠道主動發聲,傳播科學信息、權威聲音,如科研證明,評價燕窩營養的標準不是蛋白質,而是唾液酸,1克干燕窩中的唾液酸相當于40個雞蛋中的含量;另一方面,企業須加大科研投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燕窩、海參等傳統保健滋補產品展開定量分析、試驗,用充分、可信的數據為其保健功效正名。(作者:李紅衛,系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


      原標題:主流媒體應擔負起健康科普的重任


      轉自:光明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又一起!連云港多家化工企業隨意排污 觸目驚心! 又一起!連云港多家化工企業隨意排污 觸目驚心!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