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對同一內容主題過度開發:藝術創作要心中有人民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6-07





      近幾年,每年都有不少《西游記》題材的影視作品與觀眾見面,從《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到《西游記之大圣歸來》《西游記女兒國》……以新視角、新技術對經典進行重新演繹,固然是好事,但對同一題材的開發一旦過度,觀眾就難免產生審美疲勞。


      音樂行業也存在類似的現象。近幾年,音樂節目是國內各大電視臺的主要節目類型,但不少音樂人和制作人感慨,真正可供歌手們在節目里演繹的好歌并不多,以至于觀眾在不同的節目中聽到的歌曲翻來覆去都是那幾首。


      對同一內容主題的過度開發,暴露出當下藝術原創能力的不足。而與之相對應的另一個現象是國內文化產業產能相對過剩,每年生產的文化產品數量龐大,但真正優秀的作品還不夠多。


      提高文化產品質量,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必須從提高藝術原創力著手。它要求創作者真正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這樣才能創作出觸動人心、引發共鳴的作品。


      藝術創作為人民。著名詞作家喬羽一生曾寫出《讓我們蕩起雙槳》《我的祖國》《人說山西好風光》《難忘今宵》等廣為傳唱的佳作。他常說:“我一向不把歌詞看作是錦衣美食,高堂華屋。它是尋常人家一日不可或缺的家常飯,粗布衣,或者是雖不寬敞卻也溫馨的小小院落。”正是因為眼里有生活,心里有人民,他才寫出了“姑娘好像花兒一樣,小伙兒心胸多寬廣”“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谷香”這樣“土氣”十足卻讓人動心動情的歌詞。近期播出的綜藝節目《無限歌謠季》也以創新的節目模式,還原并呈現了藝術創作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的路徑。節目中,幾位音樂人帶著幾位音樂門外漢,一路采訪老百姓,從他們的生活故事和情感經歷中獲得創作靈感。從為漂泊異鄉打拼的勇氣而感懷,到為親人之間的思念而感動,他們將普通人的尋常人生寫進歌中,唱給更多人聽,真正做到了“把生活寫成歌”,節目也因此受到好評。


      人民群眾需要優秀的文化產品,優秀的文化產品和藝術創作也必定植根于人民。這個常說常新的道理,做起來卻并不那么容易。只有將其牢牢把握,藝術創作才能更優秀、更多元,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才能更豐富。(劉陽)


      原標題:藝術創作要心中有人民(辣評)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高大上”的藝術電影如何“飛入尋常百姓家”?

      讓藝術電影“飛入尋常百姓家”,需要長時期、更艱苦的努力。珍視公眾對藝術電影的熱情,培育出成熟的、高品位的觀眾群,相關方面需要做的事還有太多太多。
      2018-04-19
    • 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要求網絡直播及短視頻企業加強內容管理

      4月12日,為督促網絡直播及短視頻企業加強平臺內容安全管理,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近日召集YY、斗魚、花椒、映客、六間房、酷六、KK、龍珠、熊貓、天鴿互動和今日頭條、快手、愛奇藝、炫一下、微博、嗶哩嗶哩、荔枝FM、金山...
      2018-04-13
    • 優質內容將成短視頻平臺核心競爭力

      主管部門的系列動作,讓迅速躥紅的短視頻行業踩下了“急剎車”。“目前的突擊關停等手段,對業界生態的影響非常之大,甚至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業恐慌。在‘信心比黃金更珍貴’的今天,經營平臺的風險陡然加大讓快速發展的行業迅...
      2018-05-03

    熱點視頻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