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值引領 讓綜藝選秀的網絡空間“天朗氣清”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31





      近年來,花樣迭出的線下線上綜藝選秀類節目,成了“粉絲經濟”中最吸金、最賺人氣的文化供給消費業態。當下,在線下地方衛視版綜藝選秀類節目制播管理越來越規范化的背景下,視頻門戶網站、藝人經紀公司、企業廣告客戶和資本運作操盤手們,開始將更多的目光和實力投向線上綜藝選秀節目,期望從中分得一塊 “大蛋糕”。然而,一些節目存在的泛娛樂化、乃至宣揚拜金主義的錯誤傾向,成為人們詬病的焦點。


      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出臺了《關于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給火爆的選秀綜藝、偶像養成類節目敲了警鐘,旨在為青少年營造一個“天朗氣清”的網絡文化消費空間。無疑,營造這樣一個空間,需要平臺方、管理方和消費方攜手努力。


      制播平臺理應引領正確價值導向


      在線上綜藝選秀開始火熱這不足兩年的時間里,涌現出一大批十分雷同的“造星”節目,比如“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快樂男聲 2017”“創造 101”“明日之子”“偶像練習生”“超次元偶像”及“狐友國民校草大賽”等等,不一而足。今年以來,網站造“網紅”更顯爆棚態勢,有人戲稱2018為“偶像元年”。這些綜藝節目中盡管也不乏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網絡選秀總體上呈現出野蠻生長亂象。業內人士很快也看出了其中的一些逐利玄機:某些視聽網站與品牌企業聯手“做局”,專盯那些“不缺錢,還任性,非理性,愛追星”的青少年群體,以便實現圈粉集資、投票造星、雙方獲利。在此格局下,一些才藝弱、有顏值、擅出位、能煽情、會圈粉的選秀者,往往成為最后“黑轉粉”的贏家,成了“越有錢越幸運”甚至是娛樂圈版“甄嬛傳”的踐行者,而更有一些才藝過人卻“不會來事”的追夢選手卻慘遭淘汰。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顯然,視聽網站作為新媒體,作為文藝新業態制播平臺,理應引領正確的價值導向,既要更加自律,也要履行好企業社會責任,加強對娛樂節目健康發展的規范和引導。


      “成長的煩惱”呼喚監管創新


      我國數量眾多的視聽網站遍布全國各地,在國家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及建設文化強國的背景下,積極扶持和發展互聯網新業態新媒體產業,是必須始終堅持的發展方向。應當說,網絡綜藝選秀類節目的勃興,從總體上來看,它順應了移動互聯時代和全球化時代的群眾文藝審美發展新趨勢,對此不宜抱因噎廢食的態度。作為地方主管部門,面對“成長的煩惱”,既需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也需要突破“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同時還應當認識到:互聯網新媒體及其伴生產業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對網絡綜藝選秀類節目的制播監管,不能簡單地照搬線下綜藝的監管做法,而應當在把握互聯網規律的基礎上,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多重綜合手段實施監管創新,才有望使監管取得實效。


      “9000歲”需要家長的必要引導


      應當看到,網絡綜藝選秀靠的是“流量經濟”,而締造這一海量流量的擁躉主要是青少年人群。艾瑞咨詢發布的《2016年中國粉絲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書》顯示,作為追星群體的“9000歲”(即90后和00后),其中會有相當比例的粉絲至少會有幾次在偶像身上消費。包括“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的圈粉集資投票,都少不了為數眾多的青少年活躍其中。這是一個正處于“三觀”塑型聚神階段的“流量”群體。要確保其在網紅文娛消費中“三觀”不跑偏、不走樣,既需要平臺方在源頭上自律,也需要監管方在市場氛圍營造上有所作為,更需要青少年家長能夠主動地關心子女的網絡文化消費動向,適時對他們實施必要的教育引導。


      盡管網絡制播平臺大多在體制外運作,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反對“三俗”和確保導向正確的要求會降低。正像管理部門強調的——“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當視聽網站切實履行了確保導向正確的社會責任,主管部門發揮了務實管用的社會效益監管作用,家長們起到了引導子女理性開展網絡綜藝消費的家庭職責,多方形成合力,網絡綜藝文化消費的公共空間就能從根本上變得“天朗氣清”起來。(作者:徐清泉,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原標題:價值引領 讓綜藝選秀的網絡空間“天朗氣清”


      轉自:文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文化評析:科技類綜藝節目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

      央視推出《解碼科技史》,從人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小故事出發,“邊聊邊玩邊看”,重新解讀科學史內容,“讓躺在教科書中的歷史活起來”;山東衛視出品《奇跡時刻》,首次將魔術與科學進行深度融合,每期節目請3組一線魔術師表演...
      2018-04-03
    • 網絡綜藝如何困中求變?快餐娛樂引發惡性循環

      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每一天都在為“互聯網+”的新業態添磚加瓦。我們一度以為,電影、電視劇、書本、音樂……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從大銀幕、電視屏幕進入移動終端,不過是傳播介質的轉移。但如今,文化市場上每天都在發生的變...
      2018-04-12
    • 綜藝節目增加知識性,才能更好回應觀眾的專業期待

      當越來越多的綜藝節目以明星導師為最大看點,他們在節目中的表現也屢屢引發熱議。在好幾檔節目中,一些導師不專業、“和稀泥”的態度激起了觀眾的強烈不滿,另一些導師則因為專業的講解、認真嚴肅的評審態度而“圈粉”無數。
      2018-04-16
    • 新綜藝時代熒屏綜藝現危機 “網綜”顯超強戰斗力

      從去年的《中國有嘻哈》開始,熱門綜藝開始慢慢打上了“網生代”的標簽,伴隨著《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和《偶像練習生》等網綜先后成為輿論熱點,“freestyle”“C位出道”“pick me”等熱詞廣泛傳播。
      2018-04-28

    熱點視頻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