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違背規律的“童星培訓”是揠苗助長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7





      有一天,突然有人說您的孩子是個天才,好好培訓培訓就是個做大明星的好材料,您會作何反應?是質疑這樣專門的童星培訓機構存在,還是會思量這樣的培訓是否靠譜?抑或完全相信?


      近日,央視新聞就報道了一起打著童星培訓旗號詐騙錢財的事件。在如火如荼的暑期校外培訓班中,有這樣一些培訓機構,他們派出所謂的“星探”,以童星培訓為名,忽悠、哄騙甚至欺詐,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上鉤。受害人汪先生夫妻便是受了“三年內公司負責包裝培訓,送孩子到美國參加國際頂級大賽并拿金獎”的忽悠,跟這種騙子公司簽了合同,并支付了三年近24萬元的費用。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期望子女成才沒有錯,但如果父母對孩子給予過高期望,或者在對孩子自身條件沒有基本認知的情況下,興奮于突如其來的盛譽,貿然相信別人脫離實際的贊美或奉承,就會被假象蒙蔽眼睛,陷入被忽悠的泥潭。


      其實,關于童星培訓網上有太多報道,無一例外是騙子居多,可家長們還是在“寧信其有”的魔障中難以清醒。而且,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童星培訓,況且童星也不是培訓出來的,很多公司都只是打著童星培訓旗號來招生而已。


      砸錢捧娃的行為背后,恐怕也是家長內心隱秘欲望的反映。或是家長的明星夢,或是想走捷徑,亦或把這當做一種對孩子未來的投資。


      騙子的套路環環相扣,只要速成的欲望存在,便會陷入無處不在的枷鎖之中。汪先生簽約之后,在京郊高碑店一處村莊樓房的地下室里與孩子參加第一次培訓時,就產生了疑慮,但這種疑問瞬間就被“參加紐約國際時裝周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這一消息擊碎了。父母是孩子第一位老師,家長過分急切地望子成龍,干預孩子的成長,為孩子幼小的心靈埋下的不僅是夢想希望的破滅,更是價值觀的扭曲。


      與這種不適當的期許相對的,是這兩天火遍網絡的寒門女孩王心儀。她在“感謝貧窮”一文中寫了第一次撒種的經歷,母親告訴她,“土松,苗反而會出不來,破土之前遇到堅實的土壤,才能讓苗更茁壯地成長”。柳宗元也在《種樹郭橐駝傳》中講了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人問郭橐駝,為何“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他對曰“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繼而闡述“不害其長,不耗其實”的培植之理。


      種樹如此,培養孩子亦如此。哪有什么成功的獨門秘訣,都不過是“則其天而實其性”,順應成長規律罷了。


      美國著名媒體文化學者尼爾·波茲曼曾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過“童年消逝”的概念,在他看來,一方面電視的普及消解了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界限,兒童能夠利用圖像方式快速學習;另一方面成人與兒童之間秘密的消失,那些原本被現代社會認為不適宜兒童接觸的信息,如暴力、色情等逐漸呈現在兒童面前。


      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兒童所面臨的境遇更加嚴峻。一方面,功利的價值觀、現實的為人處世之風、成人世界的規則盡數展現在兒童面前,過早地消解著童年樂趣。另一方面,更加透明的同齡競爭使得很多家長枉顧生長規律開始揠苗助長,最終難免落入“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悲慘境地。


      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事關個人的幸福、社會的和諧、國家的發展,所系重大。違背規律的“童星培訓”只是摧毀童年的冰山一角,如何積極、健康地培養孩子,仍需父母以及社會的積極探索。


      原標題:違背規律的“童星培訓”是揠苗助長


      轉自:中國青年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