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電總局宣布徹查收視率作假 "流量"將成過去時?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19





      9月16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針對收視率問題,宣布將采取相關措施,打擊收視數據作假。不久前,著名導演郭靖宇公開發博揭露電視劇行業收視率造假,呼吁整個影視行業團結在一起,徹底清除假收視率毒瘤。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刷流量這一灰色產業鏈仍然活躍于網絡,騰訊視頻、抖音、B站等各平臺的播放量被明碼標價進行出售。業內頻頻發聲,會推動行業迎來新階段嗎?


      A


      現狀


      收視率作假


      廣電總局發文將嚴處


      16日下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官網及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總局就收視率問題展開調查:“針對收視率問題的輿情和反映,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已采取相關措施,并會同有關方面抓緊開展調查,一經查實違法違規問題,必將嚴肅處理。”


      就在此前一天,導演郭靖宇公開發博揭露電視劇行業收視率造假,宣稱新作《娘道》播出前曾被某衛視要求購買收視率否則不予播出。他呼吁整個影視行業團結在一起,徹底清除假收視率毒瘤。


      實際上業內呼吁告別“流量為王”已經不是第一次。9月3日,愛奇藝突然發出聲明,宣布告別唯流量時代,關閉顯示前臺播放量。在聲明中,愛奇藝指出播放量攀比有著極為負面的效應:“在‘唯播放量論’的影響下,不少從業者將播放數據作為目標,不僅扭曲了創作和宣傳初心,還為吸引眼球而低俗炒作,甚至令行業滋生出刷量等違法行為,與此同時,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日趨抬頭,大量優質作品因為缺乏綜合客觀的評價體系而被埋沒。”


      影視劇頻破“百億”


      流量真實性存疑


      自從影視劇的重心逐漸由傳統電視臺轉移到網絡平臺之后,播放量便成為衡量一部作品的重要標準。截至愛奇藝發出聲明時,《延禧攻略》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159億,而騰訊視頻獨播的《如懿傳》播放量在9月14日也已經超過了58億。在此之前,中國影視劇已有多部“流量王”,僅2017年就有八部電視劇破百億。其中,《人民的名義》達到319.7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達456.5億,《楚喬傳》則以460億位居第一。而目前中國網民數量約有8億,計算下來平均每個人的觀看次數都非常可觀。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對制片方、平臺、廣告商等各方而言,“流量”自然與利益息息相關。通常情況下,廣告公司會通過播放量、微博熱搜、微信指數等一系列數據體系,來判斷內容的廣告價值。預估播放量較高的作品,前期和中期更受廣告商的偏愛;實際流量走高的作品,在最終結算時廣告價格也會偏高。在沒有更可靠的評判體系之前,播放量就是決定廣告費的最關鍵因素。因此,眾多平臺雖然對刷流量的行為表示反對,并盡力去掉播放量中的水分,但實際上則是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一位視頻行業從業者告訴記者:“目前除了愛奇藝其他平臺都暫時沒有跟進,就說明流量的需求方與平臺存在著極深的利益關系,而流量的需求方并不單單是平臺,而是上游的內容公司和整個產業鏈。”他指出,只要存在著對數據的需求,“刷流量”這一行為就可能出現。


      B


      調查


      多方獲利 “刷流量”形成灰色產業鏈


      “通過“水軍”刷高某網絡播出平臺上影視作品的觀看量、某條微博的轉評和點贊量等如今是常事。”在多個明星粉絲圈子混跡多年的業內人士王藝表示,“刷流量”已成常態。


      她告訴記者,粉絲們深知流量對偶像的重要性,大家對自己偶像參與電視劇、電影、綜藝等的數據特別在意,為了幫偶像擴大知名度,買“水軍”刷播放量很正常。“如果偶像參與的綜藝、電視劇沒有‘水花’,播放量不夠,那以后導演、制作方可能就不會邀請他們了,粉絲就少了許多見偶像的機會。”


      同時,由于影視圈還存在“對賭協議”,當視頻平臺收購影視產品時,會將作品受歡迎程度與購買價格掛鉤,若播放量達不到預期,視頻平臺可能會壓低價格或不支付尾款。而作為受歡迎程度的最重要參考指標,前臺播放量是制作方能否實現全部預期收益的關鍵所在。因此,為了獲得最大收益,制片方極有可能也會自己買“水軍”刷播放量。


      除此之外,一些平臺也會在后臺改數據。一名直播網站的主播表示,一些平臺為了數據好看,會隨機設定一個起始數據,或者直接從后臺改。“數據好才能獲得廣告投放,也能提高在觀眾眼里的知名度。”面對諸多需求,“刷流量”已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人工操作受捧


      真人“水軍”占主流


      在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后,其余平臺并未跟進,不少平臺的“播放量”仍然可以購買。記者在淘寶上輸入“刷播放量”、“刷視頻播放量”等關鍵字,彈出不少打著營銷推廣旗號的商家。一些網店以“推廣”為名,從事“刷流量”業務。


      記者調查統計發現,這些店鋪的成交量由幾單到數千單不等。一位店家介紹,愛奇藝現在顯示熱度,優酷則是系統做了升級,除了這兩家暫時不能刷,目前可以刷騰訊視頻、抖音、B站等。“慢刷播放量一天的數據在幾萬到10萬左右,快刷一天能夠刷幾百萬到一千萬。”該店主表示,價格上,大多數為兩三元錢“刷”1萬播放量。


      據王藝透露,“刷流量”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工操作,通過不斷點擊的老辦法實現,一種則是技術型,通過寫代碼、開發軟件等方法尋找網絡平臺漏洞,或通過自動化程序同時操控大量手機端、電腦端注冊賬號來實現“刷流量”的目的。“粉絲‘刷’流量的時候,更加青睞于人工操作方式,一方面是粉絲群體龐大便于人力操作,另一方面是人工‘刷’不容易被平臺發現。”王藝說。


      近年來,隨著各類平臺對自身技術系統的升級,導致“技術型水軍”操作難度增加,成本增加,傳統人工“刷流量”的真人“水軍”開始占據主流。


      重慶某高校大四學生葉又青曾是真人“水軍”中的一員,她告訴記者,“水軍”群里面以學生和“職業水軍”為主,由群主負責派單,發布要求后,群里面的人搶單,先到先得。“工作流程一般是用群主提供的各類平臺賬號,根據要求完成點擊、觀看、評論、回復等操作,評論、回復的價格比較高,但一單幾乎不會超過5元。”


      C


      聲音


      建立新衡量標準尚需時日


      對于此次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的舉措,影評人鴻水告訴記者:“目前實際效果不好說,但起碼是一種嘗試。虛假流量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片方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平臺自身的需求,恰恰是因為這兩方有共同的需要,才造成了虛假流量的泛濫。目前‘唯播放量論’的負面影響已經顯而易見,各種造假成為了行業的常態,作為平臺有責任和義務正本清源。”


      他指出,因為沒有更為完整的評價體系形成行業共識,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后,其他平臺跟進的可能性有,但不大。“評價一部作品究竟好不好,衡量標準應該是多元化的,唯播放量論的弊端非常明顯。如果要形成一整套的衡量標準和體系,需要從內容到形式都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革新,并根據新的評價體系進行數據統計,繼而形成行之有效的綜合衡量標準。”


      愛奇藝作為國內唯一關閉前臺播放量的平臺,可以說是行業先鋒,但單一平臺不顯示播放量并不意味著沒有播放量,后臺仍然可以看到。因此,他建議:“新的衡量標準需要各大平臺共同推動,行業協會主導并統一標準,最終觀眾(用戶)、平臺、片方等三方全面認可,形成一種類似于‘國標’的標準。”鴻水表示,成熟的標準多久才能形成,取決于行業協會和平臺的推動進度,一兩年是難以被充分認可的,或許需要更長的時間。


      平臺應公開綜合考量方式


      “如果以閱讀量、點擊率作為作品受歡迎程度的標準,那只是初步、表面的評判。”麥藕動漫負責人梁茂武認為,若將收藏量、作品購買率等算入,才具有綜合性。


      對于這次愛奇藝以熱度代替播放量,他表示,這是平臺機制不斷完善的表現,對原創動漫、動畫短片等團隊而言,是好事情,大家能夠在較為公平的環境下,依靠作品贏得觀眾喜愛。


      重慶尚章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恒韜認為,平臺綜合考量各方參數,最后得出一個合理評分,在一定程度能抑制“刷流量”的行為,給廣大原創團隊較公平公正的舞臺。同時杜絕了“注水”,能讓制作團隊更加專注內容質量,提升用戶在平臺上的使用體驗。


      此外,梁茂武和張恒韜都指出,平臺的綜合考量方式應該公開,不然可能會出現平臺方“刷流量”的行為。


      鏈接


      國外知名視頻平臺


      對播放數據保密


      成立于1997年的Netflix(Nasdaq NFLX),曾主營在線電影DVD租賃業務,自2013年進入原創內容領域后,一直對視頻播放數據持保密做法,始終未披露過相關數據。此外,Amazon Prime和Hulu也沒有披露播放量。


      其首席內容官Ted Sarandos曾在出席一次電視評論家協會的活動中對媒體解釋道,不公布播放數據的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避免內容創作的競爭和壓力”。對于劇集的受歡迎程度,Netflix最開始使用5星評分系統。現在則使用喜歡/不喜歡(Thumbs up,thumbs down)的評價方式。但是用戶看不到喜歡/不喜歡的統計數據,數據只作為內部參考。


      主要收益為視頻內容付費的Netflix,目前已經擁有超過1.1億人的全球付費用戶數,其中海外付費用戶數已經超過了北美用戶,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為39.07億美元,凈利潤為3.84億美元。


      或許未來以綜合用戶討論度、互動量、多維度播放指標的內容熱度,代替原有播放量顯示的愛奇藝,能夠通過此舉提高平臺內容質量,增加體驗感,并能開拓出更多內容付費用戶。(記者 唐小堞 韋玥 實習生 韓雪征)


      原標題:徹查收視率作假 “流量”將成過去時?


      轉自:重慶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責令"今日頭條"網站永久關停"內涵段子"等低俗視聽產品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督察“今日頭條”網站整改工作中,發現該公司組織推送的“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和相關公眾號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引發網民強烈反感。責令“今日頭條”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及公眾號...
      2018-04-11
    • 廣電總局和廣東省聯手推動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

      廣電總局和廣東省聯手推動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

      近日,廣東省印發落實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廣東省政府《推動廣東省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合作備忘錄》工作方案。方案明確,要將廣東省打造成以促進4K超高清電視應用與產業發展為重點的全國廣播影視產業試驗田和示范區,為全...
      2018-05-15
    • 廣電總局要求規范偶像養成和選秀節目

      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對偶像養成、選秀節目的制作和播出作出規范。
      2018-07-11
    • 偶像綜藝被潑冷水 廣電總局發最嚴“限秀令”

      7月10日,關于“《明日之子》第二季第三期停播,《中國新說唱》冠名商臨時撤資”的消息在業內傳開。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布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2018-07-12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