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視綜藝現狀:深耕細作出精品 一家難再獨大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19





      最近什么綜藝火?如今,不少電視觀眾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已經做不到脫口而出。如火如荼的暑期檔剛過不久,“金九銀十”的秋季熒屏也上新不斷。《中國好聲音》重奪名字回歸;《幻樂之城》因為王菲的加入和精良的電影特效而口碑頗高;觀察類綜藝《我家那小子》首播就收視登頂;主打知識脫口秀的《知識就是力量》的主持人羅振宇高調叫板娛樂綜藝;音樂綜藝、慢綜藝繼續,老牌“綜N代”依舊在熒屏盤桓;細分領域的新綜藝后起之力;隨著廣電總局的管控趨嚴,一些綜藝徘徊在考核線左右……種種跡象表明,如今的電視綜藝市場,難再一家獨大,但正因為更多新鮮血液的注入而呈現出煥新面貌。


      “綜N代”回歸難再續輝煌 新模式上陣觸發多維看點


      音樂類一直是綜藝節目競爭最為激烈的板塊。音樂類節目視聽效果強,觀眾基礎最廣,也最容易圈粉和造星。


      今年,“好聲音”糾結數年的名字之爭終于落下帷幕,《中國新歌聲》還原為《中國好聲音》,老牌“綜N代”強勢回歸。從陣容上看,謝霆鋒、李健全新加盟,出現“好聲音”開播以來的首個全男性導師團;從形式上看,節目創新導師盲聽選人模式,特別設置的魔鏡轉椅則為節目增添不少戲劇看點;從播出效果上看,圍繞節目的討論度多集中于幾位導師之間的化學反應,“冷面段子手”李健與“老頑童”庾澄慶的互動笑點十足,坐鎮多年的周杰倫在高人氣之下展示了不小的實力,首度加盟的謝霆鋒則非常積極,上演了不小的“反差萌”。而相比于前幾季,本季播出時對于導師行為、金句的討論卻遠多過對選手的關注,節目造星力明顯下降。隨著觀眾審美水平逐漸提高,新選手很難再給人驚艷的感覺,且類型重復、區分度不夠,人才的匱乏直接導致它進入了重復生產的疲勞期。


      另一方面,湖南衛視推出的《幻樂之城》,由曾在《歌手》中有過合作的監制洪濤與音樂人梁翹柏聯手,是目前國內首檔音樂創演秀,唱演結合的形式成為最大的亮點。節目拋棄排位、評分等常規手段帶來的戲劇性,轉而利用電影長鏡頭的表現形式,不NG、不剪輯,每期節目中,唱演嘉賓要呈現出唱演結合的8分鐘音樂微電影。節目還采用真人秀手法讓觀眾看到音樂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藝術創作過程。用聯合出品人梁翹柏的話說,《幻樂之城》是國內首檔電影、音樂、現場三位一體的音樂創演節目。一檔以音樂為主軸的綜藝節目能夠觸發音樂、表演、舞臺、藝術等多維度看點和討論,其亮眼之處就不僅僅在于它是王菲的綜藝首秀那么簡單了。


      跨界綜藝不可當做討巧捷徑 深耕專業提供節目更多可能


      綜藝節目發展至今,深諳觀眾喜新厭舊的心理,如今競技類綜藝大多圍繞“明星+”模式,企圖利用娛樂性消解專業性,吸引更多觀眾眼球。跨界綜藝,就是此類趨勢下衍生出的產物。


      以目前熱播的《新舞林大會》為例,在舞蹈類綜藝節目成功實現跨圈層爆火后,借著跨界東風,在沉寂6年之后重回熒屏。從《跨界歌王》《跨界喜劇王》《跨界冰雪王》,再到《新舞林大會》,與傳統競技類綜藝相比,跨界綜藝請來的明星自帶觀眾基礎與話題熱度,然而此類綜藝市場表現普遍平淡,至今還沒有一檔具有代表性的爆款出現。


      觀眾看明星跨界圖個新鮮。明星在自身領域中表現游刃有余,在新挑戰中忐忑不安,脫離舒適圈后的明星藝人有著與普通人無二的緊張和顧慮。這種反應更加真實和生動,既能滿足觀眾對明星多角度窺視需求,也更貼近觀眾在真人秀里對“真”的渴求,這些都是此類節目吸引觀眾的重要原因。然而,跨界綜藝由此也出現了在“專業”與“娛樂”兩頭青黃不接的情況。鑒于明星選手并非該領域的科班出身,其表現如何,作品呈現的完整度和品質如何都令人在心中畫問號,評判標準和結果則難以服眾。專業建樹和比賽氛圍的缺失在另一方面嚴重打擊了節目的可看程度。


      就這一問題,可對比去年上線的《演員的誕生》第一季。雖然話題爭議滿天飛,但不可否認的確是關注度超高的爆款綜藝。而今年更名為《我就是演員》,這一動作也昭示著節目方更加專注于表演專業本身的態度,不僅徐崢、吳秀波全新加盟導師團,還邀請了陳凱歌、許鞍華、陸川、賈樟柯等大導演,增設大V鑒影團。在首期節目中,導演陳凱歌對青年演員徐嬌和胡先煦的指點在網絡頗受好評,觀眾在網絡平臺的留言也多集中在對于表演藝術專業方面的認可和欽佩。舞美方面,引入70多塊冰屏的可變性舞臺,增加高空吊點和水池設計,使得場景更為立體,演員發揮范圍更廣。從軟件到硬件的改變,都可看作是節目組在“表演”這一專業領域內所作的努力。可見,明星的加盟是節目的看點保障,但深耕專業領域的精細之作,才能為節目鋪設走得更遠更實的路徑。


      “慢綜藝”有真觀察 世間百態引共鳴


      除了老牌綜藝的持續發力,眼下依然有不少在題材上有探索的節目出現,比如首播就收視登頂的湖南衛視《我家那小子》就成績亮眼。


      該節目將自己歸類為“明星都市獨居生活觀察秀”,陳學冬、朱雨辰、錢楓、武藝四位單身男明星在節目中呈現真實的獨居生活,他們的媽媽和長輩則跟隨觀察員大張偉、李維嘉等對他們的狀態進行觀察和點評。


      此外,《真心大冒險》《妻子的浪漫旅行》以及《心動的信號》等幾檔節目也是屬于觀察類,均有不錯的收視和話題表現。從前國內趨之若鶩的戶外真人秀節目慢慢進入怠倦期,觀察類、“慢綜藝”逐漸成為新的“下飯節目”。明星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一起談天說地,這樣的綜藝類型愈發受到觀眾認可。


      《我家那小子》探討的是代際關系,《妻子的浪漫旅行》是妻子旅行,丈夫在攝影棚內遠程觀察旅途中的妻子,探討的是婚姻生活。《心動的信號》通過各位明星組成心動偵探,解讀8位素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探討的是戀愛之道。觀察類綜藝既包含對日常生活的記錄,又加入了演播室觀察的談話,在內容上一方面滿足了觀眾對于明星生活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節目也折射出關于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多種關系和場景,容易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和喜愛。


      由于每一檔節目的觀察對象均不盡相同,可以是夫妻、情侶、子女,甚至可以延伸至社會生活中更多群體,而如果觀察對象表現出來的各種問題,具備社會普遍關注度,觀眾在觀看節目時能使自己產生共鳴,節目自然能夠引發討論和關注,而這種價值的認同感便是觀察類綜藝節目的魅力所在。(張銳)


      原標題:如今電視綜藝哪家火? 深耕細作出精品 一家難再獨大


      轉自:深圳特區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電視綜藝現狀:深耕細作出精品 一家難再獨大

      最近什么綜藝火?如今,不少電視觀眾回答這個問題恐怕已經做不到脫口而出。如火如荼的暑期檔剛過不久,“金九銀十”的秋季熒屏也上新不斷。
      2018-09-18
    • 文化評析:科技類綜藝節目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

      央視推出《解碼科技史》,從人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小故事出發,“邊聊邊玩邊看”,重新解讀科學史內容,“讓躺在教科書中的歷史活起來”;山東衛視出品《奇跡時刻》,首次將魔術與科學進行深度融合,每期節目請3組一線魔術師表演...
      2018-04-03
    • 網絡綜藝如何困中求變?快餐娛樂引發惡性循環

      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每一天都在為“互聯網+”的新業態添磚加瓦。我們一度以為,電影、電視劇、書本、音樂……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從大銀幕、電視屏幕進入移動終端,不過是傳播介質的轉移。但如今,文化市場上每天都在發生的變...
      2018-04-12

    熱點視頻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7月物價溫和上漲 市場供求持續改善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