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導演高群書
著名導演陳力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程祥
從左至右依次為郭靖宇、趙琦、林永健、劉智揚、何雨虹
在剛剛閉幕的北戴河文藝峰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影視界、文藝評論界的專家學者、業內人士齊聚美麗的北戴河濱,聚焦“人民與英雄”的主題,以主題發言和分組對談等形式,把脈中國主旋律影視創作,探尋新時代主旋律影視創作的新發展、新路徑,與會專家對“人民與英雄”這一主題的選取給予了高度贊揚,同時為河北的主旋律影視作品更好地發展建言獻策,為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河北故事助力。
1.主旋律創作 聚焦人民與英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涌現出一大批弘揚主旋律的優秀影視作品,如《長征》《開國大典》《大決戰》《唐山大地震》《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焦裕祿》《海棠依舊》《孔繁森》《太行山上》《最美的青春》等。這些思想精深、制作精良的作品,在引領社會風向、增強民族自信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電影制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表示,上個世紀80年代,電影界提出“主旋律”的概念,創作主要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和表現英雄模范人物的現實題材為主體。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觀眾審美需求的變化,主旋律電影經歷了初創、探索、創新、發展的過程,產生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從中也反映出主旋律電影不是單一的題材和類型,而是包含在各種題材作品中的思想價值、精神引領和文化品格。
在電視劇領域,近年來現實題材強勢回歸,出現了《人民的名義》《陽光下的法庭》《最美的青春》等一批影響廣泛的電視劇。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戴清表示,這些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在反映生活的力度、廣度和深度上不斷增強,一些優秀的作品也讓大家看到了主旋律電視劇良好的發展態勢。最近頗受關注的《最美的青春》在其創作團隊的工匠精神,塑造可感、可敬、可信的人物形象等方面都對主旋律電視劇創作有很好的啟示。
“‘人民與英雄’這個主題選得好!”著名導演肖桂云等專家表示,從老一代影視人開始就把鏡頭聚焦人民、英雄、國家和民族,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認為,主旋律是一種精神,是貫穿于作家藝術家創作全過程的一種審美思維的思想和精神。所有的創作或重或輕都應該體現這個時代的主旋律精神。中國文聯副主席郭運德認為,人民是生動鮮活的歷史活劇的“劇中人”和“劇作者”,他們所“創編”的歷史活劇永遠是文藝創作生產的源頭活水。因此,“人民與英雄”是社會主義文藝永恒的主題。努力創作更多高質量主旋律影視劇作品,真實反映人民創造歷史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奮發精神,更好地滿足大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本質要求和價值體現。
2.主旋律作品需進一步與市場磨合
雖然一些主旋律影視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贏得了不錯的口碑,但是也有一些作品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市場反饋。在分組論壇討論中,多位專家學者也探討了主旋律影視劇對接市場的重要性,認為影視作品既是產業,又是藝術,需要將影視的藝術性、商業性和主流意識形態三者統一起來,探索出一條既符合藝術發展規律,又符合現代傳播規律、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中國影視發展道路。
曾執導《東京審判》《風聲》等電影作品的著名導演高群書,強調主旋律電影應該贏得市場的認同,承擔市場的責任。這個觀點也得到了曾執導《開過大典》《重慶談判》等電影的著名導演李前寬和肖桂云夫婦的認同。肖桂云表示,近年來,《戰狼2》《紅海行動》等主旋律影片獲得了很好的票房和口碑,是一種可喜的現象。她和李前寬拍攝的《開國大典》《重慶談判》《七七事變》等影片獲得了百花獎、金雞獎、華表獎等獎項。30多年前拍攝的《開國大典》,更是取得了1.7億元的票房,這些都說明主旋律電影也可以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主旋律作品弘揚的真善美的價值追求與影視市場的追求是一致的。”著名編劇王朝柱認為。而對于有一些主旋律的題材沒有得到觀眾認可,不少專家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按照藝術規律去創作。創作者需要從藝術性和觀賞性的角度出發,承擔市場責任,才能實現主流價值的有效傳播和產業上的良性循環。
3.提高藝術品格打造更多經典
對于在新時代如何做好主旋律影視作品,主旋律作品如何更好地走向市場,多位專家學者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高群書從作品內涵方面提出,主旋律作品必須表現人的善良,釋放善意,傳達人類共同的價值觀,引起觀眾的共鳴。導演郭靖宇也從用塞罕壩的精神講塞罕壩的故事的角度,分享了《最美的青春》的創作過程,表示主創人員需用不畏艱難、精益求精的態度詮釋作品。
“主旋律作品謳歌真善美,具有感染人鼓舞人的力量。”著名表演藝術家王洛勇聲情并茂地描述了蘭考百姓對于焦裕祿的懷念,正是一個個群眾含著熱淚的“口述”,讓他在內心建立起這位老書記的形象,最終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可親可敬、可歌可泣的藝術典型。中國文聯原副主席夏潮表示,拍好主旋律影視劇并不容易,需要故事講得精彩,人物塑造得生動。李前寬表示,創作者需要在情感和心境上和人民貼近,有情懷、有激情,提高作品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格。藝術品格不僅關乎技巧,也是導演心境的表達,更是影片靈魂的體現。追求應時效應,用快餐式打造出來的作品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現實主義題材聚焦人民和英雄需要的是“正餐”甚至是“大餐”,既好看又好吃,既合中國觀眾口味,又合世界觀眾口味。成功的作品是用生動的藝術形象感動人的,具有藝術品格的作品才能走進市場、走向世界。
作家、影視編劇何香久從創作電視劇《焦裕祿》的過程談起,他在進行實地采訪時被蘭考人對焦裕祿的尊敬和深厚的感情所感動,對焦裕祿精神進行深入挖掘,把他真實的公仆形象和成長展現給觀眾,深刻體會到邁開雙腳到生活中去,才能創作出真實感人的作品。曾參演多部主旋律題材影視劇的宋曉英、林永健、吳軍、田岷、辛明等也從個人的演員經歷深刻體會到,英雄從人民中來,創作需要到人民中去,作為演員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才能塑造好人物。
中國電影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張宏提出,創作者需要堅定信念,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深入生活;始終與人民同頻共振,克服浮躁;遵循藝術創作規律,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作品。
4.立足燕趙文化講好河北故事
近年來,我省影視劇創作也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如《海棠依舊》《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太行山上》《太行赤子》《血戰湘江》《李保國》《最美的青春》等主旋律影視劇,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其中多部作品在五個“一”工程以及飛天獎、華表獎、百花獎等國家大獎評選中獲得殊榮。
“河北靠努力實現影視作品的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謳歌時代、服務人民、禮贊英雄。”仲程祥進行主題發言時表示,河北的影視創作面對新時代實現了創作題材資源的優化配置,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善于對題材進行深入研究,以新的視點審視和配置題材,為全國的影視創作了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作品。
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史建偉指出:河北大地升騰著的奮斗激情和時代夢想,為文藝創作提供了廣闊平臺和無限空間。省委宣傳部制定出臺了關于推進全省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四個一批”的指導意見;河北省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4321規劃,面向重大節點,聚焦四個謳歌,把握三性統一,圍繞重大戰略、重大典型,確定了一批重點項目,正需要北戴河文藝峰會為河北文藝精品創作把脈會診,出謀劃策,推動河北文藝繁榮興盛。
對于當前河北影視劇更好地發展,多位專家學者從立足燕趙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進行了提議。曾打造出《海棠依舊》《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的經典作品的著名導演陳力認為,河北有很多革命老區,有很多可以挖掘和傳承的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基因,需要提高藝術表達力,精準詮釋故事,還需要找到與年輕人共同的語境,呼吁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弘揚主旋律創作的團隊中來。
河北廣播電視學會會長何振虎同樣認為,河北主旋律影視劇應該以傳承紅色文化基因作為著力點,擦亮河北品牌。主旋律創作在題材上還需要類型化拓展,創作過程中需要研究、分析、對接、引領市場,在叫好和叫座之間找到平衡點。
曾創作出《我是特種兵》《戰狼》等廣受歡迎的軍旅題材影視劇的編劇蔡傳道表示,一個作品的成功,它的地域文化是有根基的。河北的作品想走出去,一定要立足于燕趙文化。
本次活動由中國文聯、河北省委宣傳部支持,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河北省文聯、秦皇島市委宣傳部等單位共同主辦。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北戴河文藝峰會讓藝術家們在一個寬松祥和的氛圍中侃侃而談,碰撞思想、總結經驗,推動主旋律影視精品、青年人才的紛呈出現,是群團組織對藝術家進行思想引領、協調服務的一次有益、成功的嘗試,這次恰逢其時的文藝峰會的召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康瑞珍)
原標題:把脈主旋律影視劇創作
轉自:河北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