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2億賣開心麻花11.33%股權 買方需有舞臺劇及電影經驗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15





      繼半年前宣布放棄IPO后,開心麻花資本棋局走出了新的一步:昨天(10月10日),開心麻花第二大股東,國企資本“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掛牌轉讓其所持有的開心麻花11.33%股權,掛牌轉讓底價為6.12億元。


      作為股權優先受讓人,開心麻花三位持股管理層張晨、遇凱、劉洪濤均擬受讓國企二股東轉讓的全部股權。其他符合條件的非開心麻花原股東也可提出購買并競價。如果此次股權由管理層團隊吸納,則開心麻花的股權將進一步高度集中,持股比例高達71.37%,將更利于下一步的資本運作。


      事實上,自開心麻花退出IPO以來,這家盈利能力頗為穩健的話劇影視公司的資本之路一直頗受關注。而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A股影視上市公司的日子普遍不好過,放棄IPO轉而投靠“大金主”不失為眼下良好選擇。


      IPO之路一波多折


      轉讓開心麻花股權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曾經助力開心麻花的關鍵資本。這家基金頗有來頭,由中央財政部注資引導。


      在2013年5月,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入股開心麻花,成為第二大股東。彼時,該公司方面曾公開表示:“開心麻花作為話劇市場中的龍頭企業,其盈利能力以及持續增長方式符合文化內容和傳播渠道中‘市場條件好、具備良好盈利記錄和穩定現金流、預估資產具有盈利潛力’等要求。”


      雖然成立時間已有15年,也曾亮相央視春晚,但在很多人眼中,開心麻花真正的大爆發始于2015年國慶檔上映的影片《夏洛特煩惱》。


      開心麻花2015年年報顯示,《夏洛特煩惱》票房高達14億元,給公司帶來合計收入約1.92億元,占主營收收入比例的一半,而2014年公司全年收入不過1.5億元。


      借著《夏洛特煩惱》的喜氣,開心麻花在2015年年底掛牌新三板,并將注冊資本擴大十倍。成為“中國話劇第一股”,估值較掛牌前飆升十多倍,是新三板的“明星公司”。


      此后兩年開心麻花分別推出《驢得水》《羞羞的鐵拳》,成績斐然。掛牌一年半,2017年1月,開心麻花宣布沖刺A股。


      但開心麻花IPO之路一波多折,宣布擬IPO兩個月后,開心麻花就中止了IPO申請,原因是“審查期間,為開心麻花出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相關法律文件簽字律師之一,因個人發展需要從原律師事務所離職。”


      隨后的2017年10月,開心麻花恢復了IPO審查。直至今年3月,恢復IPO審查不足半年的開心麻花再度撤回IPO申請。


      對于二股東退出節點的分析,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以PE形式作為財務投資者,助推IPO,但現在影視公司沖刺資本市場的前景充滿不確定性,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在這個時間點上選擇退出也在情理之中。”


      一位不愿具名的影視分析師表示,資本對影視行業越來越冷靜,相關影視公司融資肯定會更困難。而開心麻花近幾部作品票房口碑表現不一,經營結構單一,改編自舞臺劇的內容儲備不足等問題已經比較明顯了。開心麻花不但需要擴充內容儲備,增加營收渠道,也需要進一步的創新。


      買方需有舞臺劇及電影經驗


      按照國有控股企業出售資產的規定,開心麻花股權在產權交易所進行公開掛牌和轉讓。


      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的產權轉讓信息,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將轉讓開心麻花40,782,938股股份,占開心麻花總股本的11.33%,轉讓底價為6.12億元。


      截至2018年6月30日,開心麻花營業收入約3.4億元,凈利潤約4345萬,負債總計約1.9億元,資產總計約10.7億元。雖然近期影片《李茶的姑媽》表現不盡如人意,公司的持續創意能力也受到市場的疑慮。但從這一串財務數字來看,開心麻花依然是優質資產,經營情況向好。


      而開心麻花的這11.33%股權,也并非想買就能買。受讓方需要具備以下五項資格條件:1意向受讓方應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本次公告之目的,不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依法注冊并有效存續的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為不擁有中國境外永久居留權或非中國國籍的自然人,且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2意向受讓方為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的,股權結構中按照權益穿透不存在外資成分。3本項目接受聯合體受讓,聯合體成員方不超過10家,且將被視為一個意向受讓方參與本次交易。4意向受讓方應具備舞臺劇及電影行業經驗或出品過話劇及電影。5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尤其是第四條,意向受讓方應具備舞臺劇及電影行業經驗或出品過話劇及電影,這樣的公司或自然人放眼全行業除了開心麻花又有幾個?


      作為開心麻花的原股東、公司管理層,開心麻花董事長張晨;董事遇凱;董事、總經理劉洪濤均對此次交易享有優先受讓權。他們三位也是擬受讓方。張晨現持有開心麻花股權48.3%,遇凱持有4%,劉洪濤持股7.68%,且根據此前的年報披露,張晨和遇凱為一致行動人。如果此番股權進一步由管理層收攏,他們三人將持有開心麻花股權超過70%。業內人士認為,這將更便于公司下一步的資本運作,整體運作尋找一個“大金主”接盤。


      值得注意的是,開心麻花放棄IPO的理由“股權結構調整”,與新麗傳媒放棄IPO的原因如出一轍。而新麗傳媒退出IPO是因為“嫁身”騰訊。因此,開心麻花的股權變動后是否會引入更大的資本方也是外界猜測的話題。


      事實上,開心麻花一系列賣座電影背后不乏新麗傳媒的助攻。兩家合作緊密的小伙伴先后放棄IPO,新麗傳媒率先投入騰訊懷抱,不免引起猜測開心麻花也可能結盟騰訊。每經影視記者就此求證騰訊和開心麻花方面,均未獲得雙方回應。(丁舟洋 張春楠)


      原標題:6.12億賣開心麻花11.33%股權 買方需要又能拍電影又能做話劇


      轉自: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舞臺劇不是電影 別讓多媒體喧賓奪主

      “現在不少舞臺劇都存在這么個問題:當舞美解決不了的時候,就靠多媒體了,那還看什么舞臺劇,不就跟看電影一樣了?”昨天,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滾動資助項目《國之當歌》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辦。在討論本劇之后,不少專家談到...
      2018-07-04
    • 開心麻花的電影造富邏輯

      開心麻花影業參與出品的《西虹市首富》,自7月27日上映以來持續位居單日票房首位,截至7月29日19時30分,該片票房已達8 3億元。過去三年時間,開心麻花影業主控及參與出品的影片共計6部,累計產出票房超50億元,這也讓開心麻...
      2018-07-30
    • 《西虹市首富》票房破12億 開心麻花以退為進戰略轉型?

      在《我不是藥神》霸占了7月份的院線后,憑借著“開心麻花+沈騰”這塊金字招牌在喜劇電影市場的強大號召力,《西虹市首富》上映僅5天時間,票房就突破了12億元。
      2018-08-01
    •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爆款" 為何總能點"笑"成金?

      開心麻花電影頻出"爆款" 為何總能點"笑"成金?

      每一陣笑聲都能變成一沓厚厚的人民幣。這不是神話故事,至少對于開心麻花電影來說不是神話故事,而是現實。開心麻花以話劇揚名,再到央視春晚演小品立萬,2015年9月30日開始,走進電影界,3年來成為業界最厲害的“點笑成金”電...
      2018-09-3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