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視行業內容評價方式亟待變革 唯播放量論喪失用戶信任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17





      在影視行業迎來全面整頓的當下,收視率造假、播放量刷單、劇集內容注水等問題逐一浮出水面,受到多方關注。其中,鑒于成本較低而可輕易刷量,唯播放量論正逐漸喪失用戶信任。


      在此背景下,于9月初正式宣布關閉全站前臺播放量顯示的愛奇藝,在爭議聲中走過了月余時間。目前來看,其播放終端的內容“熱度”指標已全面代替原有的播放量數據。


      但如何構建一套全新的內容認定邏輯,顯然仍處于不斷的摸索狀態中。有業內人士認為,新的模式能否避免刷量、有力支撐營銷推廣、被行業廣泛認可,都是亟待回答的問題。


      對此,愛奇藝方面于日前就此番調整作出了回應。愛奇藝CTO劉文峰向記者表示,熱度將由用戶觀看行為、互動行為、分享行為等綜合數據多維度影響,旨在“客觀反映內容當前受歡迎程度”,是“內容評價方法的進化史”。據其表述,因算法的復雜性,熱度本身不具備刷量的條件,因此更為真實和客觀。


      播放量標準不盡相同


      事實上,雖然播放量數據一直被看作是重中之重,但其本身的影響力,似乎并沒有想象中的大。


      愛奇藝市場副總裁陳宏嘉向記者表示,根據此前所進行的超萬人的國內市場調研顯示,消費者在選擇內容時,往往以“知乎里面的討論”、“微博上的熱搜”作為選擇觀看資訊的重點,相比之下,網站播放量、豆瓣評分等,并沒有排在前十位。


      這也就意味著,從觀眾端而言,播放量并不是主要的影響指標。而從制作端來看,諸多制作公司似乎也不堪其擾。


      靈河傳媒CEO白一驄提到,早在2014年,網生內容播放量過億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放到現在,上線兩個小時不過億反而會覺得奇怪。“是我們真的在三四年間就實現了幾百倍的增長嗎”,他向記者坦言,“其實并沒有,而是所謂的播放量一直有問題”。


      在白一驄看來,本應專注做內容的影視公司已經被播放量數據所深深捆綁,“特別介意這些東西,深受其害。而刷量造成最可怕的事,就是劣幣驅逐良幣”。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各方都以播放量為主要指標,但據記者了解,不同平臺間針對這一指標的算法并不盡相同。根據去年9月份愛奇藝公布的信息顯示,其前臺播放量的計算規則含片花、預告片等,但須與正片在畫面、聲音上完全一致。


      在云合數據CEO李雪琳看來,從嚴格的技術角度來講,播放量本身不存在可比性,“沒有國標,也沒有行業標準”。


      “就像你去找中國、英國、法國三個裁縫,說要量一尺布,但最終拿到手的,分別是一市尺、一英尺和一公尺,”愛奇藝數據研究院院長葛承志向記者舉例道,“你不能說誰是對的,因為三個人的衡量標準是不一樣的”。而對應到影視行業,所謂的播放量計算標準并不都是公開透明的,也就意味著各家的“尺度”不同,所裁出的布自然也不同。


      刷熱度成本高難度大


      毋庸置疑的是,在9月初宣布關閉前臺播放量后,愛奇藝作為業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受到的贊揚和質疑均不在少數。


      一方面,取代播放量出現的“熱度”,是否同樣存在“刷量”的問題,重蹈覆轍;另一方面,對諸多廣告商及宣傳方而言,投入及回報的效果如何裁定,亟待解答。


      事實上,所謂的播放量“刷量”問題在業內早已不是秘密。


      此前有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影視劇相關數據都是可以花錢刷量的,“播放量最好刷,評論跟彈幕要貴一些”。這也就意味著,在播放量數據可以通過較低成本得到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其客觀度有待商榷。


      而具體到愛奇藝新近推出的“熱度”指標,據了解,其旨在客觀的反映當前時間范圍內作品的受歡迎程度。計算方法來自于對用戶行為的分析。


      劉文峰向記者解釋道,用戶行為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直接發生的觀看行為;二是觀看過程中及結束后產生的互動,包括評價、彈幕等;三是分享行為,如向他人推薦等。“這些合在一塊,通過算法形成一個內容熱度值,直觀表現為一個數字。以此反映用戶反饋的效果,也反映內容本身的質量。”


      據他表述,“在該熱度體系里,不同指標所占權重不同,因此算法比較復雜”。據了解,播放完成率、彈幕數量、播放時間點等因素,均會對指標產生影響。


      也因此,在劉文峰看來,刷熱度指標的行為,本身不具備合理性。“因為熱度本身包含了多個數據,只有花錢把所有指標都刷一遍熱度才會提高,這個花費遠高于單刷播放量,成本高難度大,很可能入不敷出”此外,“熱度本身是實時數據,一天不刷就會降下來,也就沒有了意義”。


      而對于宣發團隊此前以播放量評定劇集表現的情況,葛承志補充道,愛奇藝關閉前臺播放量后,相關內容創作者、合作伙伴仍可通過后臺獲取播放量、用戶構成等綜合數據指標。


      陳宏嘉在采訪中提到,通過這樣的改變,其實提供了更多的維度去做宣傳,更好的關注內容本身。“Netflix一直沒有公布播放數據,但是大家都知道紙牌屋很火,這種認知來自于觀看、討論和傳播”。(陳煒)


      原標題:影視行業內容評價方式亟待變革 唯播放量論喪失用戶信任


      轉自: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文化評析:科技類綜藝節目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

      央視推出《解碼科技史》,從人們耳熟能詳的科學小故事出發,“邊聊邊玩邊看”,重新解讀科學史內容,“讓躺在教科書中的歷史活起來”;山東衛視出品《奇跡時刻》,首次將魔術與科學進行深度融合,每期節目請3組一線魔術師表演...
      2018-04-03
    • 短視頻要有正確的流行方式 有“毒”內容漸被冷落

      作為大眾參與與專業制作并存的短視頻,既需要生產、供給方堅守道德倫理和法律底線,秉持起碼的社會責任,也需要用戶消費的理性選擇、取舍,注意適度娛樂,遠離平庸粗糙,抵制不良內容,形成健康的生產鏈、供應鏈和消費鏈。短視...
      2018-04-09
    • 杜絕過度娛樂化 網絡綜藝需要正確的打開方式

      7月10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于做好暑期網絡視聽節目播出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年輕觀眾為主要收視群體的網絡視聽節目受到特別關注,《通知》特別對偶像養成和選秀類節目提出導向正確、內容健康向上的要...
      2018-07-16
    • 當追星成為擺脫庸常的方式 粉絲淪為被收割的韭菜

      最近有幾條新聞,不由讓人對粉絲產生一些擔憂與深思。這些新聞分別是:李宇春在《明日之子》直播過程險被強吻;賈乃亮發微博批評粉絲曬與其女兒的合影;因飾演《鎮魂》而大火的朱一龍遭私生飯圍堵并被強行摸手;
      2018-08-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