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上看,2018年第三季度,文娛行業的融資案例數量出現了一定幅度下滑,單筆投資金額縮小,這反映了投資人謹慎觀望的心理。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過去沉淀下來的社交資產和內容資產,已經到了一個規模化變現的“前夜”,接下來將是一個精細化運營的時代,消費升級和技術創新成為新的核心驅動力。與此同時,二三四線城市潛力巨大,有望成為電影和眾多文化產品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消費升級和技術成為驅動力
“整個文娛行業處在黎明前的黑暗,過了這一段時間,黎明總會到來。”北京某PE文娛產業基金主管合伙人表示。投中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底,影視音樂類項目出現投資熱潮,融資交易數量達到全年頂峰,融資規模在2017年第四季度急劇上升。進入2018年,融資交易數量出現下滑,2018年第三季度融資案例數量同比下滑16.45%。
北京某大型VC董事總經理認為,今年前三個季度,頭部項目所匯集的資金量大概占到30%-40%,留給后面中小型項目的機會,不管數量還是金額都比去年出現較大幅度下降,這再次證明“寒冬”背景下,資金和企業都會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與此同時,以流量主導的平臺快速發展的時期已接近尾聲,未來新的內容性平臺利用網絡或流量紅利快速崛起的機會幾乎已不復存在。可以說,流量紅利基本上消失,過去沉淀下來的社交資產和內容資產,已經到了一個規模化變現的“前夜”,接下來將是一個精細化運營的時代。
深圳某大型VC執行總經理表示,文娛行業未來真正的驅動力量首先是消費升級。崛起的新中產對文化需求非常旺盛,這是真正值得期許的。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驅動力是技術,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VR和AR等,這些新技術正在快速且深度地與文化產業全面結合。
二三線城市潛力巨大
另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投資人出手正變得日益謹慎,單筆投資金額開始走低。投中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三季度,從融資規模來看,42%的資本投向了A輪融資,C輪和D輪融資案例數量較少。從行業來看,文化藝術、藝人經紀和網絡視頻領域交易案例數量較多,影視音樂、藝人經紀和文化藝術類項目吸金能力較強。
深圳某大型VC董事總經理認為,文娛行業真正發展起來是從2012年和2013年左右開始,到2017年和2018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形成了現有格局,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公司成為文化產業的中堅力量。“未來短則五年、長則七八年的時間內,一定能看到中國產生類似于迪士尼這樣的綜合性產業集團。”
前述深圳某大型VC執行總經理認為,二三線城市的潛力巨大,已經成為電影和眾多文化產品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2018年一季度城鎮調查顯示,未來社交文化在居民消費排序中相對靠前,這是大文化所涉及的領域,這也契合了消費趨勢從物質消費向精神消費轉變的大洪流。
前述北京某大型VC董事總經理表示,未來文娛行業的投資趨勢是“內容+科技+變現”,不是過去簡單以內容為內核,最終是要跟科技、變現關聯起來。“在內容端,我們現在重點關注長視頻和短視頻,長視頻會關注有工業化生產體系的企業及衍生品,短視頻不管是從內容制作還是渠道分發都存在系統性機會。”(劉宗根)
原標題:文娛投資降溫 VC/PE瞄準二三線城市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