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第十個年頭的天貓“雙11”,眼下早已超越電商促銷的簡單概念。而在消費者迎來購物狂歡的同時,現場娛樂演出市場也備受鼓舞。
記者從大麥網方面了解到,今年“雙11”活動期間(10月20日-11月11日),消費場景向線下外延,現場娛樂演出市場消費增速明顯,首次迎來“暖冬”。
數據顯示,在此期間,全國共有7552場演出舉辦,同比增長30%;票房收入同比增長52%。現場娛樂觀演人次達320萬,同比增長54%。其中,演唱會、話劇歌劇、曲苑雜壇三大品類的演出場次增幅較大,分別同比增長65%、47%、45%。
其中,自2015年誕生的天貓“雙11”狂歡夜(以下統稱“貓晚”),正逐漸成為獨特的晚會IP。
據酷云實時數據顯示,截至11月10日當晚23:30,浙江衛視、東方衛視直播貓晚的市占率超18%,其中,浙江衛視以超過12%的市占率位居同時段榜首,初步估算,有超2.4億人觀看了此次貓晚的直播。據了解,今年通過優酷觀看直播的用戶數近2500萬,是去年同期的兩倍,超過了今年俄羅斯世界杯決賽直播的觀看用戶數。
2018年貓晚總監制宋秉華此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僅僅一個互動,它牽扯到的端口也是巨大的,所產生的關聯反應是天貓經濟體里所有App之間產生的聯動互動,計算方法非常復雜。”
而據2018年貓晚項目負責人崔延寧介紹,此次大文娛對于晚會的融合合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晚會內容中直接呈現;一種是在晚會項目中進行協助。
具體來看,公開資料顯示,今年,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20余個成員首次合體參與“雙11”,包括大麥網、淘票票、優酷、天貓、淘寶、盒馬、銀泰、餓了么、口碑、飛豬等,覆蓋衣食住行多個方面。
除了內部聯動,崔延寧向記者強調,“一方面我們要保證晚會的觀賞性;另一方面,我們必須要為“雙11”的流量轉化做考慮”。
官方數據顯示,有56%參與貓晚互動的用戶在觀看直播時,通過點擊優酷推送的天貓商家優酷信息參與了天貓“雙11”狂歡節。有業內人士認為,貓晚已經成為從晚會內容向天貓“雙11”購物轉化的重要推動力。
事實上,阿里正借助貓晚重構娛樂與商業連接。“不能把貓晚當成傳統的電視晚會,也不是電視購物”,在宋秉華看來,更像是在多屏互動的場景中探索娛樂與消費的連接形態。
有行業資深人士表示,演出市場歷來是“遇冷則淡”。“雙11”消費場景的延伸和帶入,不僅是對消費者端的利好,同時賦能場館方,為現場娛樂行業帶來了商業新機遇。(陳煒)
原標題:“雙十一”現場娛樂演出首迎“暖冬” 56%貓晚互動用戶直接參與購物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