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場脫口秀 真火還是虛火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6





      《吐槽大會》、《奇葩說》等多檔線上脫口秀綜藝的熱播,也讓線下脫口秀演出悄然走紅。據從業者透露,今年北京市內的脫口秀演出場次增長近五成,而演出場地也從原本的酒吧,走向小劇場等更大規模的領域。在京城劇場脫口秀演出越演越火的同時,如何能夠構成“聚眾效應”形成品牌,并實現“駐場式”落地,將是未來脫口秀演出面臨的新考題。


      走紅


      經過兩年時間發酵,國內線上脫口秀的熱度并未像此前曇花一現消失在觀眾視線中,而是維持著當前的熱度并逐漸形成生態,除了幕后人才的不斷擴充以及臺前人才的發掘,脫口秀行業的蝶變也激發了一批線下脫口秀團隊的崛起,從劇場到酒吧,加持著線下演出的場次。


      多方面影響也讓脫口秀線下演出收獲到了年輕觀眾的目光,2018年喜劇受眾中已有超過六成用戶觀看過線下脫口秀演出,甚至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已經將自己的職業規劃方向鎖定在脫口秀行業之上。數據顯示,僅2017年就有4萬人開始學習脫口秀,其中有600人脫穎而出成為演員。


      以笑果文化為例,在2018年內成為專職脫口秀演員或編劇的員工共有50余人,其中包含10位應屆畢業生,這也是國內第一批將脫口秀演員、編劇作為職業選擇的大學生。


      脫口秀愛好者王勉表示:“噗嗤校園行演出時,我認為臺上演員還沒自己好笑,于是上臺自己講了一段,由此進入脫口秀行業。2018年畢業后簽約成為正式的脫口秀演員。”


      負責青年文化活動統籌工作的王則暄認為,雖然行業入局者以及線下脫口秀演出場次目前呈上升趨勢,但很多都是以開放麥形式展現。開放麥顧名思義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上臺進行演出,有些演出是專門用來實驗新段子是否能戳中大眾笑點,而另一部分演出則是給真正希望成為脫口秀演員的業余愛好者設置的,許多兼職脫口秀演員都是從開放麥嘗試,從而真正入行。


      探因


      對比目前脫口秀驚人的躥紅速度來說,此前國內脫口秀發展更多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雖然也有脫口秀節目紅極一時,但大都無法持續維持熱度。


      但2017年也正是脫口秀行業以蝶變的驚人速度“閃入”大眾視線的一年,這一年內脫口秀的形式發生了變化,從復制海外脫口秀模式轉變成為落地新模式,這就是現象級網絡綜藝《吐槽大會》的開播。數據顯示,該節目自2017年1月8日播出起,上線4天播放量就已破億,7天時間播放量破2億大關,《吐槽大會》開播七期,網上點播量達7億多次,單期最高點播量過2億。


      公開資料顯示,《吐槽大會》百度指數峰值達到了1011435,另外在社交網絡上,其微博話題的閱讀總量超12.71億,熱播期間持續登上熱搜29次,互動量高達162萬多,整體覆蓋人群超10億。


      在演出行業分析人士黎昕宇看來,線上脫口秀的走紅首先契合了年輕人笑點,另外其形式不再是以單一的對話形式展現,而是以“犀利吐槽”、“麻辣點評”在現場與明星以及公眾人物作出互動,并且事先的稿件編排將明星的過往和很多節目刻意避開的話題公之于眾。


      “但是,這也是線下脫口秀演出與線上根本不同的地方,就目前現狀來看,線下演出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因為線下演出很少能有明星前來加持流量,頂多是比較有名的脫口秀演員作為噱頭。并且國內的脫口秀和美國相比仍沒有形成生態,因為美國地區大量的脫口秀俱樂部早已聚集了大量的粉絲,演員可以進行趕場演出從而達到生計的目的,在演出的刺激下脫口秀演員自然會進行快速成長,但顯然國內的脫口秀行業形勢無法達到這個要求。”黎昕宇如是說。


      破局


      線下脫口秀粉絲王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在市面上的脫口秀演出質量良莠不齊,我之前在南鑼鼓巷看過一個小型演出,票價為50元,場地大概能容納50人左右,我進場的時候演出已經開始,但整場演出觀眾也就10人左右,過程中還有不少觀眾離場,最后結束的時候只有5個人。很多有舞臺經驗的人可以在現場把每個笑點鋪墊得很好,但是缺乏經驗的演員就會讓我們覺得是在框架中硬塞內容。”


      在業內人士看來,脫口秀之所以能飛速發展,就是在于新事物的創造和對生活細節的細微觀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了從業者的全面素質,對整體演出的把控、肢體語言的刻畫、語氣的描寫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等都非常重要,若非如此就會讓臺下觀眾感到尷尬,失去了脫口秀幽默以及活躍氣氛功能。


      王則暄指出,目前對業余脫口秀演員的培養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環,應該將所有的資源整合,讓脫口秀行業形成專屬自己的生態。例如,業余演員可以從短時間開始嘗試3分鐘、5分鐘、15分鐘,直到可以獨當一面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劇場演出,這種模式將會為場地積累一批自有粉絲,長此以往專門脫口秀俱樂部就可以應聲而起。


      另外,若想盤活線下脫口秀演出資源,需要的是打通線上線下體系,線上可以成為最終成品的輸出口,但是線下演出也不能一味成為“試段子”的地方,而是需要真正優秀的脫口秀演員將場地“熱”起來。以開心麻花為例,現在其所擁有的線下IP都是經過百場的排演,以觀眾的反映來不斷完善演員、完善劇目,日積月累的調整才能造就優秀的作品和穩定的演員表演,不依靠個別人的熱度,而是提升整體演員的素養,這就是在以工業化流程作為支撐。


      “目前笑果文化的噗嗤校園行其實已經形成了培養潛在高校人才的節奏,因為高校是年輕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并且高校中人才培養不會面臨職場人辭職的這一門檻,并且相對社會性演出場所,高校的演出場所更容易聚集觀眾,尤其是以社團的方式,可以影響一批又一批新人才的發掘。”王則暄如是說。(盧揚 穆慕)


      原標題:劇場脫口秀 真火還是虛火


      轉自: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