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宣傳部指導、北京市廣播電視臺和市發改委共同策劃的全國首檔市民與公共領域對話節目《向前一步》開播5個月,已經播出21期,體現了對首都城市發展的關切、對公共領域話題的關注,在社會各界特別是北京市民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專家認為,該節目開創了電視媒體深度參與政府工作的先河,成了探討城市公共治理、推進基層政府工作的民生節目樣板。昨天,市委宣傳部召開專題研討會,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媒體專家、各區相關負責同志、專家學者和《向前一步》當事人、《向前一步》團隊主創人員代表發言,摘登如下。
把問題看透 把難題看穿 把未來看好
節目主創團隊代表、北京電視臺副總編 徐滔
北京衛視《向前一步》是今年的6月29日在北京衛視開播的,記得在籌備開始的時候,面對這樣一個站位高、責任大、樣派新、制作難的節目,所有人的心情都像北京的桑拿天一樣焦慮不安。轉眼間秋去冬來,《向前一步》已經成為深受基層政府工作者歡迎和百姓喜愛的民生節目,收視率多次位列省級衛視同時段的首位,新媒體平臺的粉絲量達到了7.5億,視頻的播放量突破了1億次,節目被全國30多個城市的政府部門作為學習的資料,國家廣電總局在我們節目播出兩個星期以后就要求分管的邵晶副主任介紹經驗,《向前一步》被評為了全國的創新創優節目。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而這也是市委宣傳部杜飛進部長對《向前一步》節目創作的核心要求。我們怎么認識什么是眼力?我們的理解是既要看得到天安門,也要看得到胡同口,《向前一步》緊扣首都“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開展,直擊首都城市建設的核心訴求,直擊公共領域和市民生活交會產生的熱點、難點和痛點。我們調解了因為少數居民不肯簽約,導致1800多戶居民無法回遷的棚戶區改造;我們調解了因為居民20年不交物業費導致無人管理的棄管小區的物業管理……這些都是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實事,是市委市政府關心的大事,所以也是首都媒體必須直面、必須承擔、必須發聲的正事。
什么是好眼力?就是時時向黨中央看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時時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就是要把問題看透,把難題看穿,把未來看好,這就是記者好的眼力。什么是好的腦力?我們的理解是要有掀開蓋子的勇氣,也要有合上蓋子的智慧。說實話,從來沒有一個節目像《向前一步》這樣,每次錄像之前都是驚心動魄,錄像的前一天編導都是集體失眠,因為誰都不知道第二天事主到底會不會出現。《向前一步》就像一個巨大的盒子,里面裝著房子拆遷騰退補償等最敏感的內容,怎么樣能揭開蓋子把里面的內容梳理整理?又怎么能把蓋子穩穩地合上?這是對欄目組勇氣和智慧的考驗,我們找到的辦法就是創造了一個公開、平等、理性、積極的對話語境,讓當事各方能夠坐下來把心里話說出來,能夠把涉及的政策法規講清楚,能夠讓調解見到實效。
什么是好的筆力?我們的理解是提筆的時候心中有山河,下筆的時候字字有力道,要見血肉,《向前一步》把對話調解、解決的過程都進行了視覺化的呈現,創造性地把錄制場地設置在了籃球場,借鑒籃球比賽的規則和模式,突出了攻防轉換的節目架構,在你來我往的問答中解決問題,我們運用籃球場中線的天然分界,創造了《向前一步》這個極具儀式感和標志感的選擇瞬間,我們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每一筆都能讓觀眾看得懂,每一筆都能體現出節目的宗旨和用意,好的筆力就是初心和匠心的凝結。
什么是好的腳力?《向前一步》是全國第一個原創自制的公共領域和市民對話的節目,它完成了一種全新節目類型從0到1的突破。《向前一步》的制作團隊是北京衛視的生命源團隊,是北京衛視的鐵軍,是連續兩年中國新聞一等獎的獲得者,他們深深地懂得,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情,首先要付出的是無限的熱愛,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情,要付出的是整個生命的分量,這就是我們理解一個記者,一個好的記者好的腳力。
緊扣百姓心 共創新和諧
《八米陽光》當事人 張海力
我是石景山的居民,看完這個節目很激動。說真的不容易,因為我是參與到里邊了,發現大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辛勤、汗水,這是我親眼目睹的,我想說《向前一步》節目組為群眾表達訴求,為調解百姓利益糾紛提供了切實有效的平臺,這是我發自內心的,也是我親身的感受,應該說我們的節目宗旨是立足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所以說我們的宗旨就是開門辦節目,體現法理情,緊扣百姓心,共創新和諧。
我個人的受益是什么呢?是提高了法律意識。其實我們發現在很多節目過程當中,居民的法律意識是比較淡薄的,而且大部分人是習慣行為造成的思想意識,他就這么認為的,是從感情和他們認為的利益出發的,但這樣往往容易出現錯誤,所以說通過節目使我個人法律意識和大局意識有所提高。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和國家利益發生沖突、產生矛盾的時候,我的總結就是小局服從大局,要及時地認清形勢,如果你的認識提高得越晚,其實你是越吃虧的,所以說作為當事人要擺正位置,調整好心態,依法行事,以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重,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人的思想水平和能力的問題,以社會公德為行為的準則,這是我個人參與節目的收獲和感觸。
節目組的全體工作人員,廢寢忘食,夜以繼日,辛勤的勞動,真情的付出,讓大家看得熱淚盈眶,我本人也是非常地激動。節目組真情的付出為我們市民改善了人居環境,使我們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你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作出了相當大的貢獻,開創了先河,走在新時代的前列。
我那個《八米陽光》的事情也是工作人員去了解情況,頂烈日冒酷暑,確實太不容易了。當時我們大家都在家睡午覺,而節目組工作人員在干嘛呢?他們坐在馬路牙子上等著你呢!對于我們來說他們還是孩子,所以有的時候往往當你看到這種情景時,確實是于心不忍。他們這種付出,這種辛勞讓人非常地感動。
另外,電視臺為了把這個節目做得更切合實際,情況了解得更清楚,也是多次派人到家里邊去探訪,工作做得非常深入,在此我真心地向節目組致以崇高的敬意,謝謝你們!今天我個人能夠參加到這個優秀的集體當中,從一個當事人變為一個群眾調解員我感到非常榮幸,我很樂意跟節目組一道響應市政府的號召,為首都進一步深化治理,為北京新面貌,新格局,使北京天更藍,水更清,道路更暢通,環境更整潔,增磚添瓦,貢獻力量。
讓更多的人體驗到了美好
市發改委主任 談緒祥
北京市目前從表面上看是一個減量的發展,我們城市生活的品質實際上進入更高質量的發展,因為我們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裕,變得更美好了。城市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疏解整治促提升,在這個過程中發改委相關部門和各個區一起來做梳理工作,雜七雜八,內容繁雜,其中不高興的事非常多,結果卻是很美好的。
每期《向前一步》我都在家里看,沒有這個拼命的團隊是不可能成功的,他們把它當成一項社會責任在做,這是走出了傳媒,走出了宣傳概念,也是節目成功重要基礎。跟著真實案例去走一走,看看老百姓怎么想,看看黨員干部、基層干部怎么想,這個團隊確實做到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節目,也是我們的初心。在當今各種消息滿天飛的現實社會中,主流媒體傳達的永遠是最真實的信息。我們這個節目不管是它的選題,還是它的人物,還是它的矛盾,還是它的情緒,還是內心的感受,都是最真實的,只有真實才能真正達到傳播的效果,也是一切的基礎。我們作為政府部門來講,更希望老百姓相信這個平臺,真實地展現基層干部的不容易和各種辛苦。讓群眾相信黨相信政府,講起來容易,實際上做起來不是特別容易的一個事,我覺得這也是最終需要達到的目的,不管問題能不能解決,這種信任是真實建立起來了,這個是一個很大的感受。
這是一檔非常美好的節目,里面的內容,話里表達的情緒都是美好的。雖然都是很煩心的事,有的甚至是很丑陋的事,但是最后的結果是美好。很多事,得到了很好的溝通,讓更多的人更熱愛這個城市,更熱愛這里的生活。很多人經歷幾十天上百天的博弈期以后,最后大家還是很釋然的,我相信大家也是經歷了這個過程,最后還是很美好,這達到一個目的,讓更多的人體驗到了美好,這個也是主流媒體應該做到的。
《向前一步》還是宣揚時代的正能量節目,維護我們家園的共同利益,貫徹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最終達到新時代美好的追求。
“疏整促”的加速器
西城區文委主任 孫勁松
從開播前看樣片,包括從沒播出的(黑窯崗),到上周日回龍觀那期,期期沒落下。因為深度參與了三期節目的錄制,所以對這樣一個守正創新的節目有著頗多的感受,我想從三個維度談三點感受和一條建議。
北京衛視《向前一步》欄目,搭建了一個推動法治共治的平臺,成為了北京貫徹落實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的加速器。三期節目不僅實現了三個滯留戶的簽約,還帶動了相關項目其他滯留戶的騰退,正在籌備下一步的修繕和合理利用,按照目前的進度我們原定力爭“十三五時期”騰退的47處文物的目標,有望在明年提前完成。
對于一線直接面對群眾的工作人員來說,《向前一步》節目對提升我們做好群眾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是一場生動的實踐課。在我個人看來它更像是一檔電視問政欄目,使我們政策制定和執行的全過程放在群眾的眼前和聚光燈下,接受人民的拷問和檢驗,倒逼我們去查漏補缺,完善政策從制定到執行的每一個細節,幾期節目做下來,確實從中發現了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加以修正完善。在這里尤其要特別提到節目的幾位編導,是他們堅持不懈,千方百計地做群眾工作,既讓我們感動,又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楊椒山祠那期節目的編導同志從前期的選題策劃到動員老人一家上節目,在長達3個多月的時間里,帶病數次奔波忙碌,幾乎成了我們文物騰退項目的編外人員。
《向前一步》這個欄目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敏銳地把握新時代脈搏,是勇于守正創新的一個范例。鄧拓同志當年曾給創辦之初的北京晚報定下一個方針,叫站在人民群眾中間辦報,這是所有媒體的一條正道,《向前一步》節目之所以成功,也在于其堅守了站在人民群眾中間辦節目這條正道,它不僅在節目內容上,直面社會公共治理的難點、痛點和熱點問題,更在形式上走出了演播室,直接走進了我們文物騰退的現場。白紙坊棚戶區改造的現場,冒著狂風暴雨和蚊叮蟲咬,把社會生活中最真實的矛盾沖突和溫情以及理性直接呈現給了觀眾,這是再好的編劇也寫不出來的。《向前一步》的探索和成功就是對媒體發展之路的撥亂反正,證明了只有堅守公共立場定位和職能,引導和服務于社會公眾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對公眾最關心的社會問題進行討論,養成共治共享的氛圍和習慣,傳統媒體才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建議《向前一步》節目組能借助互聯網新媒體的平臺,提升節目的影響力和覆蓋面,在引領傳統媒體回歸公眾媒體的同時,帶動互聯網新媒體強化社會責任,共同構建起社會共治法治共享的平臺。
搭起溝通的橋梁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俞紅
特別要向節目的主創表示敬意和祝賀,這確實是一個值得讓我們用研討會的方式來研討的節目,看這個節目我們的關注點在哪里?主流媒體在媒體變革時代該做什么?它能夠做什么?
電視臺一定要做自己的事,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能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尤其在北京。那么,《向前一步》它是什么向前?節目讓我們看到了在那些紛繁復雜、激烈沖突的問題當中,當事人如何向前一步去解決自己心中的那個糾結和面臨的那些問題。從媒體的角度來講,《向前一步》是中國民生節目的“向前一步”。《向前一步》最大的意義和價值,是將電視民生節目和電視問政節目做了一個特別好的結合,有了自己的創新,《向前一步》是在公共領域將市民和公共政策之間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而更重要的是還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去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是職能部門的事,不是媒體的事,但是當我看這個節目以后,我覺得以溝通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這種推進是合理的,而且在今天,許多的現實情況導致職能部門無法向前推進的時候,媒體積極地做這樣一個推進的事,讓它有一個非常好的結果。
這個節目的選題來源于城市進程中亟待解決的熱點難點,通過構建多元的交流平臺,然后化解,達成共識。聚焦群眾關注的公共話題,聚焦個人利益、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國家利益,最后來言和,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定位。這是一檔以民為本,以解決人民群眾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的民生節目,是一個接地氣、重人氣、有生氣的節目。節目選取了百姓生活中最棘手最糾結的問題進行了呈現和調解,調解空間走出了演播室的方寸之地,走到現場,這就是一個特別大的突破,讓人耳目一新。
我注意到,有非常多的基層干部、律師參與節目,提供用心、真誠的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也做不到,所以一個好節目一定是方方面面的支持才能得以完成。當然還想說一點,如果節目要改進,需要注意的是節目涉及到很多嘉賓,嘉賓每個人帶一個點,要讓他們做一個公開的、真誠、坦誠交流,實際上有的時候在他們的說話和剪輯當中,有時候角色不是特別清晰,我覺得應讓他們清晰。因為這個角色是對于百姓來講,是需要認知方方面面的人、他們的觀點、他們所帶的情與理,我覺得在以后的剪輯中或者用一種什么樣的方式可以適度注意。
能不能 敢不敢 融不融
工信部互動媒體產業聯盟數字文化產業工作組組長、易目唯CEO 包冉
第一我們有沒有能夠把握這種復雜局面和公共政策領域話題和選題的能力?
民生節目給我的感覺是特別容易又特別難,為什么特別容易?選題太多了,老百姓家長里短,消費者針頭線腦都可以入鏡,跳個廣場舞都可以作為話題。但是要想把民生類的節目在廣度和深度上有所創新是特別難的,而且這個所謂的廣度和深度上的創新說白了就是利益相關,你做大家都喜聞樂見的事誰都開心,說好話誰都愿意聽,熱熱鬧鬧的,一旦涉及到和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相關的公共政策領域時,甚至有尖銳矛盾暫時性對立的時候,就不容易了,需要切實提升策劃制作能力。
第二我們敢不敢去突破這樣一個選題禁區?今天已經是融媒體的環境,新媒體也好,互聯網媒體也好,大家都在搶奪用戶的時間,搶奪用戶發表自己觀點的舞臺,那么在這個時候我們能不能用主流媒體和融媒體這樣的特質融合起來,形成一股合力,這就是考驗大格局跨領域的融合能力。北京衛視在《向前一步》這個節目上我覺得實現了全壘打,在能不能、敢不敢、融不融實現了全壘打。每一次矛盾的解決,大家向前一步達到一個和諧那是個成果,在電視上呈現那幾十分鐘,而在這背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第三,做媒體,要認識到接地氣的重要性。民生問題既可以成為凝聚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又可以成為解構權力架構的最小公倍數,如果我們主流媒體在這么復雜的融媒體環境下,不能把握民生輿論主導權、不能通過銳利的創新主動的出擊,那將是我們主流媒體的最大失職,同時也在新媒體迅猛發展下喪失掉融媒體改革創新的最大機遇,因為你這個媒體能不能生存,投票的是老百姓,是真正的受眾。欣喜的是《向前一步》讓我們看到以北京衛視為代表的主流媒體展現出主動出擊的強烈欲望,這是新時代電視人對創新發展的自我磨礪,也是新主流媒體陣地對歷史責任的自我設定。再一次祝賀《向前一步》,同時期待更進一步!
一個閥兩個劑一本書
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 冷凇
這個節目是一個閥兩個劑一本書。具體說,是社會矛盾的減壓閥,黨群關系的催化劑,創新社會管理和共建美好生活的強心劑,是城市治理視頻教科書。很多衛視領導問我一個問題,為什么北京衛視《向前一步》收視率這么高?我的回答是三句話,極簡的形態,極深的內涵,極端的產品。這個節目實際上是講中國故事,學中國辦法,宣傳中國智慧,這是整個民生服務節目的創新。
這個節目做到了故事化的引入,細節化的呈現和懸念的迭出。也就是我們研究電視節目創新領域所說的高潮前置,細節放大,插敘倒敘。我個人印象特別深的,“99%和1%”這期節目,刮大風工地上沒有一個人走,你說這是什么境界?它是節目創新的向前一步,也是人生境界和我們廣播電視人才隊伍整個努力奮戰的向前一步,這個節目還做到原生場景化創新,引領了民生服務節目的形態突圍。我們這個節目是以天地為篷,以天地為演播室,拍攝地點放在籃球場,放在小區,放在院子里,甚至是工地上,直擊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選題是普適性選題,解決的是拆遷、騰退等矛盾尖銳的頭號難題,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優秀的節目都有一個特征,一句話16個字:懸念引領、目的明確、關系對立、環節簡約。
這個節目我在世界廣播電視節目做過比對,沒有任何雷同,我覺得它完全是一個自主原創。習總書記說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這個節目真的也做到了像繡花一樣精細。
最后我想表達一個觀點,在今天,4億人的家庭中有電視,電視是宣推主流價值的重要陣地,將來我們衛視在做節目的時候,除了橫屏的,還可以做豎屏的,因為豎屏傳播更適合手機移動端的觀看,這樣的話,這個節目就更能走入千家萬戶。祝賀《向前一步》的成功,預祝北京衛視越來越好!
原標題:《向前一步》: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轉自:北京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