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人喜歡的“穿越式”爆款,如何濃縮進4分18秒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10





      《青春的回答》MV采用網絡流行的“穿越”方式使歌手穿梭于老照片中,帶領觀眾“親歷”40年經典瞬間,共同見證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


      4分18秒,能講述些什么?MV《青春的回答》做了一件事:講講改革開放40年。


      MV使用了“穿越”的手法。事情發生在校園,一位學生腳法不熟練,把足球踢進了教室,他緩緩推開教室的門,突然進入“時空隧道”,《小平您好》《大眼睛》等《中國青年報》和其他媒體的著名攝影作品紛紛“穿越”出來,該學生進入這些照片,體驗改革開放40年的經典時刻,例如小崗村簽訂“大包干”契約、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北京奧運會等。


      敘事有趣,旋律青春,MV向改革開放40周年致敬。它由共青團中央出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歷時4個月承制。2018年12月7日上午,它上線了,并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在微博成為熱門話題,在各大新聞、音樂、視頻網站登上首屏,在共青團系統的微信微博矩陣C位亮相。


      僅用兩天時間,MV就獲得了超過1000家網站的傳播和報道,截至2019年1月9日,MV的點擊量突破7億次。


      眾多網民留言點贊,例如網民“榮榮LRC”說:“MV看起來好親切,就像自己也融于其中,國家發展,我們自豪。”網民“離離原上草”說:“感謝團團精心制作的視頻,改革開放40年,感恩時代的饋贈,珍惜今天的幸福美好。”


      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講好宏大的故事,這已是中國近年新聞傳播的一大亮點。MV團隊多名成員說,他們始終被叮囑的,是要減少炫技,要潤物細無聲,要“做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精品”。


      要做爆款,在老照片中“穿越”


      2018年8月下旬,一場“頭腦風暴”在團中央新媒體中心刮起了。這天上午,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2018年12月,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團中央書記處牽頭做一款互聯網產品,要求“重磅、爆款、鎮得住”,怎么做?


      依托共青團大宣傳工作格局,團中央宣傳部、中國青年報社、團中央網絡影視中心等各路精英匯聚一堂,大家“腦洞大開”。有的建議拼一段歌曲串燒;有的說,可以做個“測測40年后的自己”小游戲,有的索性設想找幾千架無人機,在天上擺出一系列形狀,“北京所有人看月亮的時候都能看到”。


      天平逐漸朝“制作MV”傾斜。“MV本身就是長盛不衰的載體,可以結合先進的技術、受歡迎的歌手,這些都是年輕人喜歡的東西。”后來成為MV導演的史劍說。


      團中央書記處一名負責人親自擔任了MV總導演,并為MV奠定基調——時間感。在他看來,中青報拍攝了《小平您好》《大眼睛》等大量反映時代的經典攝影作品,這些都可以放進MV,關鍵是如何在歷史沉淀的基礎上讓表達方式變“輕”、變“活”,“不能只是新聞性夠了,但‘流量’不夠”。


      團中央宣傳部從MV的籌備開始,就給予大力支持,從參加創意、修改腳本,到提供經費、邀請歌手、平臺推廣……竭盡所能,保障了MV項目的如期推進。


      幾經碰撞,MV團隊設計了“穿越”的表達技巧,通俗來講,就是讓一名歌手穿梭在經典照片之中,而他的手勢或場景中的元素會引導出下一張照片。


      此時距12月7日的上線時間不到4個月了,當務之急是盡快確定MV詞曲。征集工作迅速在中國青年報社內外展開。


      良朋是受邀作詞者之一。36歲的他曾入選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他的家鄉湖南省汨羅市伴隨著改革開放迅猛發展,部分地區清朝以來的拾荒“習慣”升級成再生資源產業,交易額一度突破70億元。


      良朋說,自己的情感和素材“都到位了”。一天,他寫出了第一句歌詞:那一陣春風送暖,冰雪都融化,希望的種子播撒,老樹又發新芽。


      “我們國家經歷了很多探索,終于迎來改革開放的春風,這是中華民族這棵大樹上萌發的新芽,代表了新生的希望。”良朋解釋。他花3天時間寫了兩節詞,先回顧歷史,之后描繪今天、展望未來。


      詞曲征集的時候,經團中央宣傳部多方物色,MV男主角也確定了——歌手許魏洲,一個1994年生于上海的陽光少年。


      團中央宣傳部的任曉蓉說,選擇許魏洲,是看中其形象氣質符合此次MV的精神定位,并且,他曾演唱過《榮耀》,而他對此的理解是“每一個努力拼搏的中國人都是中國的榮耀”,這讓MV團隊印象深刻。


      “許魏洲團隊也覺得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他們也是青年的一分子,也是改革開放40年的經歷者、見證者、參與者。”任曉蓉回憶,對方非常爽快地答應了拍攝。


      曲子“燃”不“燃”,先問年輕人的意見


      良朋的歌詞被選中了。起初,歌名是《最美的年華》。


      MV總導演與良朋探討:這題目不夠明亮、有力,能不能直接點題,更精準地體現共青團及青年群體的特色?


      良朋想了又想,把標題改成《青春的回答》,意思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已經啟程,時代向年輕人提問,年輕人一定要給出自己的答案。什么答案?用歌詞的話來說,就是“再出發”“是對星辰大海的回答”。


      “給出青春的回答,我們就能夠締造一個青春洋溢的未來。”MV團隊對良朋的解釋十分滿意。


      至于曲子,團隊也征集到好幾個方案。聽到不錯的曲,他們馬上找幾個不同年齡層的人,聽取意見。


      不少曲子得到的反饋是“不輕快、不青春”“像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旋律”。MV團隊擔心這些曲子讓人“聽了記不住”,遲遲沒有拍板。


      這時,一個名叫林璐的女生進入了團隊視野。這名90后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從事音樂相關工作,2016年網絡神曲《四個全面》MV的作曲就是她。


      “起初只是讓我從90后聽眾的角度說說想法。”林璐覺得,原有的曲子不是不好,但不是現在孩子們熟悉的音樂風格,“可能我本來就是這個年紀的人,與同齡人一起長大,能get到大家的點”。


      但她深知,這首歌的內容是致敬改革開放,意義深遠,不能太耍“流行風”,否則會失去莊重感,“主題宏大又希望能成爆款,就得在風格上做一些融合,但又不能違和;既要流行,又不能太流行”。


      林璐言之有理,MV團隊索性讓她也作一支曲試試。此時已是11月上旬,留給錄制的時間不多了。


      每天下班回家,林璐研究著歌詞。看到“那一陣春風送暖,冰雪都融化”“多少平凡的人們,托起夢想的偉大”,她讀出了一種參與感。于是,前奏和主歌的編曲,林璐設計得簡單、直白、淳樸,基本只用鋼琴作主線,之后層層遞進,慢慢讓情緒生長。


      當歌詞點題“青春的回答”,林璐再把編曲的節奏拉回“最純粹的感受”。


      情緒再次升到最“燃”之后,抒情的方式又緩緩出現在了結尾。林璐說,這仿佛是激情釋放之后沉淀下來,“好像讓人在不斷回味”。


      “我們希望讓人產生共情。比如,你欣賞著MV,里面角色在哭,你也想跟著哭;如果在笑,你也會很想笑、很開心。年輕人就是敢愛、敢恨、激情澎湃永存,充滿著夢想。”她記得總導演對情緒的分析。


      團隊分頭把新曲發給了幾個年輕人,這回,反饋終于是:曲子“燃”起來了。


      去老倉庫“淘”寶貝,特地把戲服在臟地上蹭了又蹭


      這邊在征集詞曲,另一頭,MV團隊的劇本已不知不覺改到了第33版。最終定稿的劇本中,開局為一場緊張的足球賽。


      那是一次點球,男主角許魏洲深吸了一口氣,卻不小心把球踢進教室。他急忙追過去,緩緩推門,“穿越”便開始了:他看見,教室里竟然是1977年恢復高考的考場。


      MV執行導演高天昱、司格介紹說,這是一張反映改革開放的重要照片,當年,高考已因“文化大革命”中斷10年,恢復高考激勵了成千上萬年輕人重拾書本,無數青年的命運從此改變了。


      照片是從中國青年報社以及其他媒體的經典作品中挑選的。MV另一名導演姚偉說,他們從海量作品中挑選了10來張,每一張都是改革開放進程中家喻戶曉的事件,“既要有標志性,又要適合視覺表現”。


      但MV絕非呈現老照片這么簡單,團隊的設想是,要讓演員出現在照片里,并且動起來。


      QTAKE現場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成為實現設想的關鍵。MV導演史劍介紹原理,先在綠幕背景中拍攝演員的動作,之后把演員圖像“摳”出來,再在QTAKE監視器中與已有的老照片融合起來。


      負責拍攝的MV導演黃園說,通過QTAKE現場監視器可以看到人物的大小、角度,以及前后景的關系,道具師能判斷制作的東西大小是否合適,燈光師則可以確定光線的來源、強弱。


      于是,在拍攝現場,許魏洲開始在綠幕下“考試”。這段動圖隨后被移植到了恢復高考的老照片中,讓他真的“坐”在了考場,成為“當年”的考生。


      第二張照片的登場也很自然。MV里,許魏洲在考場上不經意地望向窗戶,循著目光,安徽小崗村一戶農家出現在玻璃之外。昏暗的燈光下,幾名農民在一張“土地承包責任書”的生死狀上摁著手印。


      “這是記錄‘包產到戶’的著名油畫。”史劍說,MV團隊同樣通過技術手段,讓許魏洲變成畫中的一名農民,并且手正慢慢往下摁,“這個摁手印的特寫,是MV最經典的部分之一。”


      史劍透露,他們力求將道具、服裝、人物造型等細節還原成當年的樣子。比如,團隊為許魏洲買的農民大衣,雖然也是那時的衣服,但沒有翻毛、不臟、不破,并不像窮苦農民的衣服一樣。


      為逼近真實,團隊決定,讓許魏洲把大衣反過來穿。穿之前,還特地把衣服在臟地上蹭了又蹭。又比如,視頻里的生死狀,全是團隊參照資料在牛皮紙上簽名的,之后每人摁上手印。


      “MV最有特色的就是把人物真實地還原進照片,要讓觀眾感覺到,演員就是在那個場景里。”黃園說,MV所有服裝均從各個“年代服裝”倉庫租賃或購買,同時,他們參考了大量歷史資料,才找到或制作出具有那個年代特征的道具。


      減少炫技,不要喊口號


      高天昱回憶,MV的拍攝和錄制輾轉北京、深圳兩地,最多時一天拍攝了近16個小時。后期制作則在上海,由參與過著名微紀錄片《國家相冊》的團隊操刀。


      作為作曲和編曲者,林璐了解每一句歌的情緒。她也跟到了深圳,與歌手一起探索音色、力度等細節。


      出發之前,她對編曲中的弦樂、吉他等樂器進行了實錄。其實,這些工作如今有軟件可以代勞,但她還是找到職業樂手演奏,“真人演奏的表現力和情感,是軟件很難模仿出來的”。


      編曲里的合唱,林璐也沒去找職業的合唱團,“怕唱出來是很‘正’的范兒”。在其設想里,《青春的回答》的合唱應該是青春洋溢的,應該由普通年輕人來唱,“我不要求有很厲害的唱歌技巧,我就需要大聲唱出來,有力量感就可以”。


      最終,合唱是由中國傳媒大學10多位大學生完成的。


      對于團隊成員來說,通宵加班都是常有的事兒。最緊張的一次,一名成員工作到次日早上6時,而7時,她就又出發趕飛機了。


      12月7日,MV在共青團中央官方微信號、微博號和中國青年報App、中青在線正式上線,抖音、快手、百度、今日頭條、酷我音樂等社交、音視頻平臺同步推出。


      接二連三的改革開放老照片“擊中”了作詞良朋。當歌曲唱到“這一張美好藍圖,你我同描畫”,中國加入WTO的經典照片出現在屏幕上。


      這意味著中國將更深入地參與全球經濟,這也是良朋最滿意的一句詞。他解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張藍圖繪到底”,而青年是祖國的未來,“你我”如何描繪中國這張藍圖,將影響未來中國是怎么樣的。


      歌詞的下一句是“青春的歌聲嘹亮,從海角到天涯”。在良朋看來,青春不僅指青年,也不僅指年齡段,而是一種狀態、一種精神、一種活力,中國應該永遠洋溢著青春之精神、青春之氣質、青春之活力,“當時,寫到這里,我整個人非常激動”。


      而在畫面中,許魏洲握著接力棒奔跑。他穿過深圳“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舊照,跑過了“世博會”“載人航天”,直到末句“再出發,是對星辰大海的回答”,中國“天眼”、大飛機、港珠澳大橋等諸多反映中國最新發展的攝影作品迎面而來。


      MV在共青團中央官方微信號的閱讀量,不到1小時就突破10萬+。微信號的留言區,一名網友引用了梁啟超《少年中國說》里的一句話“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表示要為祖國的發展擔起責任。


      任曉蓉對此頗有感觸,“這說出了MV的初衷,我們希望以青春的視角來反映大時代”。


      司格說,整個MV當中,團隊一直希望多講故事,避免空洞地“喊口號”,讓用戶能“潤物細無聲”地體會到改革開放的艱辛與幸福。


      一個細節是,MV一些片段原本放入了虛擬的“星光大道”,然而,總導演建議,致敬改革開放的MV,風格應該寫實,敘事應該客觀,應該減少炫技。


      聽到這,那些投入很多精力制作出來的“花式特效”,團隊毫不猶豫地砍掉了。


      他們都記得,在8月的那次“頭腦風暴”上,大家一致通過的創作方向:要把改革開放40年的故事好好講給青少年聽,特別是講給80后、90后聽。


      “《青春的回答》MV,是共青團宣傳大格局下,各方齊心協力打造的重磅文化產品。”共青團中央宣傳部負責人說,“隨著共青團宣傳大格局工作的深入推進,會有更多的優質文化產品上線,更好地影響青年、引領青年”。(記者 盧義杰)


      原標題:年輕人喜歡的“穿越式”爆款,如何濃縮進4分18秒


      轉自: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