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故事的共情能力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22






     
      電影《阿麗塔:戰斗天使》改編自木城幸人(木城雪戶)創作的日本漫畫《銃夢》,詹姆斯·卡梅隆是其“死忠粉”,承擔了影片的編劇及監制工作,他的好友羅伯特·羅德里格茲則是該片導演。有“詹姆斯·卡梅隆”大名的電影都自帶燃點,如在《阿麗塔》中誕生了首位CG(計算機動畫)加真人的類人類角色。誠然,電影工業技術的日新月異,將人類天馬行空的想象變為現實,滿足了觀眾的視聽享受,而最打動人心的,往往還是電影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共情能力,《阿麗塔》自不例外。

      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26世紀,在上等階級居住的天空城撒冷之下,是底層人民居住的鋼鐵城,人類和賽博格(義體人類)、機器人共居其間。據說,底層能夠通往天空城的希望,要么擁有雄厚財力,要么成為狂熱而又血腥的“機動球大賽”冠軍。一天,鋼鐵城醫生依德救活了躺在垃圾場中的“殘骸”——阿麗塔,醒來的阿麗塔卻已失憶。自帶“戰斗”基因的阿麗塔,在機動球游戲和格斗中喚醒了記憶——背負“消滅撒冷使命”的火星狂戰士。而鋼鐵城頭目維克特,確切地說是撒冷城“掌權者”諾瓦的傀儡,利用“可以去撒冷城”的謊言,讓阿麗塔的人類男友雨果和依德前妻綺蓮,有意無意間成了毀滅阿麗塔的助攻。

      投其所好的謊言猶如迷幻劑,讓聽者有馬上“心想事成”的錯覺和信心;美好的謊言又猶如黯黑、嚴實的傘蓋,遮蔽了內心的善良之光。當雨果和綺蓮聽信謊言那刻起,他們的心已不屬于自己,仿佛迷途者在“惡”的道路上越行越遠,是阿麗塔用善引導了他們。當阿麗塔將自己的心交于雨果拿去賣個大價錢,雨果幡然醒悟,毅然決然退出肢解賽博格團隊,所以不難理解雨果從天空城軌道墜落之時,對阿麗塔說“謝謝你,拯救了我”;在破敗教堂內親見阿麗塔和雨果以命換命的真情,綺蓮重拾醫者仁心,救下了阿麗塔和雨果,連維克特都說阿麗塔改變了自私的綺蓮。

      如果說阿麗塔是該部影片的女主,那么“善良”就是將影片串起來的主線,由此,“天使”之名較之于阿麗塔亦顯得名副其實。眾所周知,善良,人皆有之。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馬克吐溫說“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感到,使聾子聞到”,古今中外,善良從來都是人類的精神坐標。其實,影片吸引筆者的還有另外一條隱線,就是阿麗塔與給予自己生命的醫生依德間的“父女情”。依德用自己女兒的機械軀體救活了阿麗塔,還將女兒的名字冠之于她;從起居生活的照顧到“碎碎念”的注意事項,從奮不顧身的保護到竭力全力的支持,依德自一開始就認定自己是阿麗塔的父親,而他嚴慈并舉的全心付出,換來的是阿麗塔對他的稱呼——“爸爸”。感人的親子線,柔軟了動輒格斗的畫面,消弭了科幻的冰冷,類人類的角色和真人的互動,竟不絕一絲尷尬,讓人覺得溫暖又接地氣。

      影片在阿麗塔揮著長刀直指撒冷的畫面中結束,關于阿麗塔與撒冷間的前世今生,影片沒有明確交代,對于還未看過原版漫畫的觀眾來說,吊足了大家一探究竟的胃口。導演倒是在訪談中明確透露《阿麗塔:戰斗天使》是三部曲電影的首部,對于其他兩部,卡梅隆和導演能否帶來驚喜,只能拭目以待了。

    原標題:電影故事的共情能力

    轉自:安徽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