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走長征路”首日,記者傳來時代新聲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13








      6月11日,參加“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的記者在福建龍巖長汀縣中復村的紅軍街采訪。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

      中宣部6月11日啟動了“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

      活動第一天,記者們就紛紛傳回稿件,以生動鮮活的全媒體報道,展現了長征沿線的歷史變遷。6月12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江西日報》等媒體,紛紛開設了“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專欄,對活動進行持續報道。

      擦拭淚水,

      筆下再現震撼人心歷史

      銅鑼灣,紅一軍團長征出發地,也是紅一軍團軍部所在地,段九長背著發報機過草地的故事,十里八鄉耳熟能詳。

      “村干部來慰問,老人家總說自己沒有什么要求。雖然過雪山時腳趾凍掉落下殘疾,可只要村里和周邊學校需要,老人總會去給大家講長征故事。”《人民日報》記者費偉偉一行人,一邊聆聽段春華講述的故事,一邊被紅軍的歷史感動。

      在費偉偉他們的稿件《踏尋足跡 感悟初心》中有這樣一段話:“肖東洋老人拿出一本淺紅的烈士簿,一頁一頁翻過,最小的才14歲,1934年后再無音訊。寒信村當年百人參加長征,最終回來的只有一人……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一路采訪,一路感動,有時不得不停下筆,擦拭涌上來的淚水。”

      江西于都是紅軍長征的出發地,長征精神一直激勵著老區人民奮斗。6月12日,《江西日報》用一個整版,對“記者再走長征路”做了報道。《江西日報》記者卞曄在《一日籌糧兩萬斤》中發出這樣的感嘆:“在于都采訪,最不缺的便是軍民一家親的故事。”

      記者們深入百姓,通過走訪,了解了一段段長征時期的感人事跡。他們揮舞手中的筆,落成一篇篇鮮活的稿件,為讀者再現了那段震撼人心的歷史。

      “融”中有思,

      長征出發地“換了人間”

      “為什么我們家沒有門?”幼年時劉光沛問,母親告訴他:“門板被你爺爺拆下來給紅軍搭橋了。”

      1934年10月,于都河北岸集結了8.6萬余人。此時的外圍,敵軍重兵正圍追堵截,步步緊逼。橋,決定著紅軍的生死存亡。

      紅軍長征出發時,百姓主動送來門板、床板,甚至壽材,幾乎家中所有可用的木料都用來搭設了浮橋。于都河,由此有了“長征第一渡”的不朽名號。

      新華社稿件《跨越“第一渡”長征出發地“換了人間”》中,記錄了于都的橋,連接黨心與民心的故事。這篇稿件得到了很多媒體的轉載、轉發。

      “從85年前渡河時的5座浮橋,到如今橫跨于都河的35座大橋,交通的改善折射出百姓生活的巨變。”新華全媒頭條中,一則視頻短片將于都的今天展現在世人面前。

      文字與視頻相結合的融合新聞報道,為廣大用戶創造了更為豐富的感官體驗。土坯變樓房、土路鋪水泥、“水上漂”住進了新漁村,日新月異的景象,被新華社記者用鏡頭記錄下來,長征出發地于都儼然“換了人間”。

      激勵你我,

      走好“我們的長征路”

      6月12日,《贛南日報》推出H5作品“新時代新長征 我們再出發”。通過H5技術,帶領用戶一同回顧了那段崢嶸歲月,發出了“使命傳承,夢想接力”的呼號。

      央視新聞微信平臺推出了“一張圖看懂長征”。通過長圖回顧了包括血戰湘江、遵義會議、飛奪瀘定橋在內的一組波瀾壯闊的長征史詩。閱讀量過10萬,引得網友紛紛評論,感慨萬千。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聆聽過當地小學生講解員的講解后;在接觸過于都長征源合唱團成員,感受到那一股精神力量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歐陽夏丹,在記者手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僅僅在長征出發期間,就有近萬名于都兒女參加紅軍……很多人壯烈犧牲,至今連名字都無法知道。這是深情而無畏的土地,先輩們的故事銘記在于都人心中,長征精神代代傳承。”

      再走長征路的記者們,更多地觀察到了在聯結歷史的今天,長征精神賦予新時代的新價值。


      轉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