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實題材成電視劇創作關鍵詞 用時代故事打造現實主義精神高地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26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大歷史節點,一批弘揚鮮活人物、動人故事的優秀現實題材電視劇的推出贏得了口碑與收視的雙豐收。近年來,一批優秀電視劇不斷涌現,它們不但忠實記錄著中國社會的點點滴滴和飛速變遷,更滿足了不同層次觀眾的審美需要和精神追求,這也激勵著更多中國電視人通過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反映滄桑巨變、激發愛國熱情、凝聚奮進力量,向電視觀眾描繪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新時代精神圖景。

      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新的歷史時期,無疑對電視劇創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課題,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成為新時代電視劇發展的前進方向。

      記得2017年9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以下簡稱總局)、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不僅對電視劇從創作、制作、播出、宣傳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也對人才培養、社會保障等涉及從業人員自身權益提出了指令性的意見,為電視劇從創作、生產到發行指明了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為引導制作單位合理安排電視劇投入成本結構,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等協會也聯合發布《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對演員片酬比例進行指導。

      在此基礎上,總局電視劇司出臺了《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選題規劃》,對重點電視劇選題提出具體要求。正如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談到的,現實主義作品的生機和力量,不在于單純地記述現狀,不在于原始地展現丑惡和陰暗面,而在于如何有說服力地表現正義戰勝邪惡、光明驅散黑暗,在于對英雄的禮贊、對道德的引導、對理想的抒發,在于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向每一位觀眾傳遞向善、向上、向美的能量。

      明確的政策扶持方向和管理舉措,為全社會的電視劇創作帶來了清新之風,良好的電視劇創作環境也為觀眾貢獻了更多富有真實情感、具有極強價值引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精品佳作,有力推動了電視劇創作從“高原”向“高峰”邁進。更為可喜的是,工匠精神再度成為電視劇創作的焦點詞,遵循創作規律,對內容創作懷有更多的敬畏之心,成為新時期電視劇創作的精神內核。

      現實題材呈現新時代精神

      進入2019年,現實題材電視劇《都挺好》成了現象級熱播劇,劇中贍養老人、職場風云、經營愛情等話題反映了更多社會現實,為觀眾提供了探討幸福密碼的輿論場。而剛剛大結局的《破冰行動》的脫穎而出,顯然不僅僅是因為題材優勢,更重要的是劇中絕大多數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性格鮮明、人性飽滿。這樣的變化便是業界對新時代新要求的最好詮釋。

      其實,近兩年來,電視劇以強有力的姿態回歸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里的“家國天下”,更多地呈現了人們在時代大潮下創造美好生活的故事。既有宏大的史詩敘事描繪,也有見微知著的筆墨細描,從全景式呈現改革全貌的宏大格局,到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與機遇,不同角度、不同維度、不同層面展現著新的歷史階段所發生的變遷與進步。

      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既回應了觀眾的需求,又代表著時代主流前進的方向。從實際情況看,2017年可以說是電視劇創作導向的分水嶺,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通過對現實社會和歷史故事不同側面的描寫,讓“中國故事”呈現出多元建構格局。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雞毛飛上天》,該劇以寫實手法透視義烏30多年改革發展曲折而又輝煌的歷程,引起了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共鳴。與之不同的是,《情滿四合院》則展現了30年時代變遷下四合院里的世事變化,在這里有喜怒哀樂,有家長里短,有人情冷暖,更有悲歡離合。更為難得的是,觀眾在不同人物身上看到了層次更加豐富的“好人”與“壞人”,所賦予的角色正如真實社會中的情景一樣。

      而2018年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在文化表達、價值引領以及深刻反映社會現實等方面,越來越多對社會大眾起到深刻影響,并與當今觀眾的現實需求相貼合,在電視劇中實現有效傳達,對社會環境和社會矛盾更加寫實并賦予了強烈的紀實性特征。

      其中,以跨圈層傳播的《大江大河》為代表,既有全景式描述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所面臨的錯綜復雜的局面,同時,又做到了對大時代背景下個體的細微觀照,這部富含時代縮影觀照當下的優秀作品,不僅贏得了老一輩的青睞,還吸引更多年青一代的關注。

      多元題材力促走出去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針對重要宣傳節點重點電視劇的創作,編制了《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選題規劃》,先后推出了《最美的青春》《大江大河》《大浦東》《黃土高天》《西京故事》等一批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在此基礎上,剛剛確定的第二批百部規劃重點選題名單中,不乏《外交風云》《覺醒年代》《偉大的轉折》《人民總理周恩來》《建國大業》等重大歷史題材和主旋律的革命歷史劇,同時,也包含了《我愛北京天安門》《無奮斗不青春》《小巷大總理》《幸福院》《正青春》等現實題材以及其他類型的電視劇入選,起到了明顯的示范引領作用。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自2017年開始,流量明星不再是電視劇創作的必備條件,多元題材的電視劇交相輝映,給觀眾提供了觀察和體驗當今中國社會的豐富性。隨著電視劇創作空間的不斷擴展,2018年通過創作上的求新求變,以更加多元的鏡頭語言,實現了與觀眾的情感共振。其中,當代題材以及都市情感劇依然是電視熒屏的主力軍,以《戀愛先生》《美好生活》為代表的都市情感劇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和冷暖人生一一呈現,并襯托出生活的本真和美好。在此基礎上,相繼誕生了《溫暖的弦》《南方有喬木》等一批當代都市題材佳作。

      除了大熱的都市劇之外,更多題材的電視劇類型爭相涌現,《和平飯店》《小樓又東風》《脫身》《面具》等諜戰劇在類型創作上不斷取得突破;年代劇《樓外樓》《娘親舅大》、軍旅題材劇《沙海老兵》、商戰題材劇《你和我的傾城時光》、農村題材劇《黃土高天》《太行赤子》等均收獲了較高的關注度和話題度。

      伴隨著更多富有中國文化基因的優秀電視劇作品亮相熒屏,也引發國外電視機構的高度關注,近兩年國劇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從行銷美國、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的《瑯琊榜》到風靡亞洲的《甄嬛傳》,從在歐洲5個國家播出的《最后一張簽證》到在尼泊爾播出的尼泊爾語版電視劇《西游記》,作為現實題材作品的《國民大生活》《小別離》也出口到了蒙古國,這些都成為當地了解中國文化的最好媒介之一。這些類型多元且制作精良的影視作品成功“出海”,不僅反映了國產電視劇制作水平的日益國際化,更展現了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獨特魅力。


      轉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