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贏得機遇需兼顧"全"與"新"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02







      《人民日報》AR報道,通過掃描圖片即可體驗AR,讓傳統黨報傳播形態更為豐富。資料圖片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基礎通信正在走向5G時代。智能化背景下,媒體形態也在不斷地改變著其呈現方式,求全、求新是當前主流媒體發展的必經之路,如何在“全”與“新”中找準切入點、掌握先機儼然成為新型主流媒體建設的關鍵點。正如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中強調的,“這是主流媒體的歷史機遇,必須增強底氣、鼓起士氣,堅持不懈講好中國故事,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相適應的國際話語權。”

      求全

      和而不同才能各得機遇

      媒體發展進入新時期,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傳統媒體面臨新媒體、社交媒體的挑戰已成事實,新的信息環境之下,各大網站、社交平臺、搜索引擎更吸引受眾,傳統媒體面對新媒體的沖擊顯得競爭力不足。相伴而來的是紙媒寒冬下報業的休刊潮,2018年宣布休刊的報紙就有47家,相比2017年的16家,增長了近兩倍。傳統媒體的岌岌可危,一方面打破了媒體固化的圈層結構,促使媒體主動思考和應對新的問題,另一方面也使得新技術、新思想不斷結合萌生出新興媒體形態。因此,新形勢下主流媒體如何擴大競爭力,更好地發揮自身影響力成為關鍵。

      全媒體融合發展,傳統媒體方可順應趨勢成功突破困局。這里的“全”不僅僅包括全媒體形態的打造,更是內容、人才多方位的“全”,主流媒體抓住新機遇形態上“三微一端”平臺的需要,打造出屬于自己的媒體矩陣,力圖從形態上的“全”做到受眾覆蓋的“全”,盡可能利用互聯網擴大自身受眾群,做到群眾基礎的最大化。同時,內容不能簡單地依托平臺進行分發,需要的是結合不同平臺受眾和特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內容輸出,形成獨具特色的內容產品,在已有受眾群的基礎上,通過優質內容留住用戶,才能贏得市場。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內容的“全”還是形態的“全”,離不開全媒體人才的培養,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形成全媒體融合發展的良好循環不可或缺。

      媒體融合盡管是大勢所趨,但融合應該有底線、有邊界。融合并不意味著所有媒體之間的無差別共融,反之,在媒體大融合的當下,找準自身“個性”所在才是長遠發展的核心命題。一味地討好受眾,在市場化的媒體環境中失去媒體的格調,成為商品化的消息“制造所”,往往會被口味日新月異的市場所拋棄。因此,媒體融合怎么融才是關鍵。在融合過程中需要的是對自身特色的堅守,一切形態的融合都是為了服務于自身發展,在媒體自身核心格調得以保留的基礎上進行,只有和而不同,媒體才能各得機遇,真正做到“百花齊放”。

      求新

      多樣傳播形態更具傳播力

      構建新型主流媒體,需要“新思想”來引領。理念先行永遠是媒體改革的第一步,打好思想基礎在后續建設中往往事半功倍。新型主流媒體需要具有國際視野,世界命運共同體之下,全世界同呼吸共命運,新型主流媒體需要放寬視線,將傳媒版圖擴大到世界各地,以國際眼光嚴格要求自己并促進各方面的學習和吸收。相比美國、英國等國家,我國對外媒體資源建設依舊略顯不足,國際上的傳播力、影響力有待提升,新的機遇面前,需要的是在重視內部結構的升級維護之外,重點建設國際話語傳播體系,擴大影響范圍。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需要新技術來助推。國際影響力是新型主流媒體建構的一大重點,具體建構過程需要注重方法的新穎度與受眾的可接受度。國際化傳播中,文化的交流是重點也是難點,各國文化差異會造成傳播內容的“水土不服”現象。

      VR、AR技術的出現,或許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傳播思路。今年3月,《人民日報》聯手10余家黨報推出AR報道。直觀、新鮮的傳播方法,帶來的是受眾的可獲得感、認同感的加深。利用新技術的沉浸式體驗和現場感進行情境化塑造,通過內容的共情性和互通性形成良好的受眾體驗,這樣的傳播形態更為多樣,也更有力量。文化或許有差異,但感情往往更能贏得共鳴,講好中國故事要打好“感情牌”,掌握新技術,用好新方法。

      新型主流媒體建成,還需新平臺來支撐。以往主流媒體信息發布往往以自身報紙、網站作為首發平臺,不失為維護自身平臺話語權和公信力的一種手段。但是,新的媒體發展環境下,社交平臺的運用不能被忽視,社交平臺擁有眾多用戶群,這些群體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聯系,信息可在用戶網絡間快速地發散性傳播。以往媒體點對面的傳播方式需要改變,重視社交平臺的運用,進行發散性傳播,并催生用戶自發性傳播,這是保有自身公信力的同時擴大傳播影響力的方法之一。這需要新型主流媒體善用各類平臺,在不同平臺建立自身對外傳播的信息窗口,多平臺一體化管理,多渠道信息發送,實時掌握自身主體性地位,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守陳”與“出新”并不矛盾,“變”與“不變”難分難舍。主流媒體發展儼然來到一個新的局面,技術是新的,觀念也需要是新的,與此同時,新聞人的品德需要堅守,媒體的格調需要堅守。新型主流媒體建設不僅是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的升級迭代,更需要在這種迭代中堅守自身人文素養和道德關懷。


      轉自: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